30岁张姓女子长期出现胃痛、腹胀、噁心等症状,到童综合医院胃肠肝胆科求诊,经检查发现患者因感染幽门杆菌,导致慢性胃发炎,出现胃淋巴瘤前期病症,在使用三合一制酸剂加上抗生素两周后,成功根除幽门氏杆菌,胃部逐渐恢復正常,建议1年后再追踪。
童综合胃肠肝胆科经医师郑煜明表示,现代人生活压力大,自律神经失调,阻碍肠胃功能之临床症状与感染幽门杆菌雷同,常常被混为一谈,前者可以靠生活饮食调适,后者则必须靠药物进行灭菌大作战。
郑煜明提到,感染率远高于B型肝炎的幽门杆菌,在台湾盛行率平均达50%,换言之,每两个人就有一个感染,伴随有腹部疼痛(尤其空腹)、烧灼感、噁心、打嗝、胀气,甚至食欲不振、体重不明原因减轻等症状。其中10岁以下孩童更应注意,不同于成年人较高抵抗力,所以亲子之间以嘴喂食或亲昵行为要特别注意。
郑煜明指出,有研究发现,感染者当中有8成没有症状,而有2成的感染者出现胃部溃疡等消化道溃疡疾病;当胃部长期被幽门杆菌破坏之下,黏膜因此产生的异变也会增加罹患胃癌风险,其中又以胃淋巴瘤最常见。
如同个案张姓患者,3个月前因长期肠胃不适经胃镜检查,表现粗糙如荔枝壳,严重发炎,经进一步切片採样检查,不但曾经感染幽门杆菌,胃腺体周围更瀰漫淋巴球,是胃淋巴瘤的前期病变,所幸经过三合一药物灭菌,3个月后再做胃镜追踪,菌灭了,胃壁逐渐光滑,淋巴球也变少了,只要1年后再追踪即可。
郑煜明强调,幽门杆菌感染者,大多数是从小就已感染,直到成年后,出现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甚至是胃癌,才被检查出来,其余8成无症状者只要维持良好生活习惯,不吃刺激性食物如辣、烫、酸,不菸不酒等,是可以和平相处,否则也潜藏日后病变的风险。孩童亦然,大多是无症状的,家长无需过度紧张,当可能有消化性溃疡或是其他警讯症状时,才需做确认。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