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讯》报导,台北市延平北路一带,是日治时代的「太平町」,与迪化街一带的「永乐町」都曾是大稻埕最热闹的商街。如今延平北路上的低矮楼房,记录着当年的兴盛繁华,却也难掩因时代更迭的老旧样貌。

扎根 延平北路1段 6栋常殷作品

26年前,常殷建设就与在地人携手改建老旧社区转化市容,是大同区都更的先行者;而今短短的延平北路1段上,就有6栋常殷建设作品,儘管常殷建设在大同区小有名气,但发迹迪化街的常殷陈家却十分低调。

根据《财讯》报导,这次常殷建设董事长陈晖鹏首度接受专访,却坚持不拍照。现有公开照片是2019年他在「常殷峰泽」开案记者会的画面;据悉,当年也是常殷建设20多年来的第一次公开记者会。

陈晖鹏分享,陈家早年在大稻埕经营布行,「我爸说,以前的布商只要10块布选对一两种花色,就能赚大钱;鼎盛时期,1百元的成本布料能卖出4百元。因为满手现金,每家布店都有一个小金库,存放几百万元,当金主放贷,利息甚至高达两三分。」后来陈家跨入纺织业,富隆纺织、德隆纤维、国隆纺织皆为其相关企业;1974年开幕,2017年歇业的西门町六福保龄球馆,地下室占地近三百坪,也是陈家的资产。

陈晖鹏的父执辈有4个兄弟,早年在延平北路有四间店面各自经营生意。《财讯》报导指出,陈家跟着台湾经济的成长轨迹,累积了财富,而今各事业体也互相分工。62岁的陈晖鹏回忆,他小学时候的延平北路,热闹程度就如同现在的东区,从採购结婚用品到南北货採买,一应俱全,也因离台北火车站近,周遭有许多旅社和职业介绍所,「酒店多,晚上睡觉还能听到酒瓶互砸的声音」。

延平北路也是双十国庆总统阅兵的路线,坦克车也会经过,「住在这里的人都说,延平北路与总统府共用同一条专线,不会停电。」直到1976年,市府兴建北门高架道路延平北路匝道,不利于人行,延平北路的热闹戞然而止,「这里是一个龙穴,桥刚好把龙头插下去,整个延平北路就败掉了。」

《财讯》报导进一步指出,1986年,台北工专土木科毕业的陈晖鹏退伍后,不想接家业,自己去应徵工地的工作。隔几年陈晖鹏与朋友合资,当起建商,第一案在台北市东湖,兴建完没多久友人因年纪大想退休,公司面临改组,陈晖鹏说服父亲和叔伯一起当股东,加上家族在大同区有许多店面,改组后便决定深耕大同区。

文章来源:财讯双周刊
#六福 #延平北路 #常殷建设 #商街 #大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