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50岁已婚女性,因为每次生理期时,月经量都非常大,甚至因此严重贫血,到卫福部基隆医院妇产科求医。部基妇产科医师刘馥萍为病患进行超音波及子宫镜检查后,发现有子宫内膜增生,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经与病患讨论,以微创手术切除子宫,术后恢復良好。
刘馥萍表示,依卫生福利部统计资料,子宫内膜癌是臺湾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第6名,近年可能因为饮食习惯改变及环境荷尔蒙的影响,女性罹患子宫内膜癌的比率日渐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刘馥萍说,目前子宫内膜癌还没有有效的筛检方式,不过9成病友均有异常出血症状。女性如果出现经期不规则,或更年期停经前、后持续出血情形,都有可能是罹患子宫内膜癌;若能早期发现、诊断并早期治疗,第一期5年存活率可高达97%,预后相当良好。
什么叫做生理期的异常出血?刘馥萍说,一般女性月经周期大约是21至35天(平均28 天),月经天数大约4至6天,经期间正常的出血量约5至80毫升;如果有月经量过大(超过80ML),月经天数过长(超过8天以上)的情形,民眾最好儘快赴医院寻求医师的专业意见。
那么,生理期异常出血就必然是子宫内膜增生吗?刘馥萍说,其实可以从年龄层来看。一般来说,若发生异常出血的是正在发育的青少女,则多半是由于初经后因大脑下视丘尚未成熟,导致不正常的排卵,通常2、3年后生理期状况就会恢復规律。
若发生异常出血的是已达生育年龄的女性,先排除怀孕出血因素,则多半是因为因息肉、肌瘤、子宫肌腺症及多囊性卵巢等因素造成。至于40岁以上至已停经的妇女朋友若有生理期异常出血,则子宫内膜增生或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就比较高了。
刘馥萍说,一般门诊时医师都会先询问病史,进行腹部的触诊及阴道内诊(仅限有性经验者)开始检查,再搭配上超音波来做完整评估。若超音波有看到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或是子宫内膜增生时,还可使用子宫镜进入子宫腔内做更仔细的评估及治疗。
刘馥萍医师呼吁,无论是正在发育的青少女,已达生育年龄的女性,或停经后的妇女朋友,若有非经期间、异常的出血,都应儘速就医检查,切勿因畏惧而耽误诊断及治疗的黄金时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