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制造大量塑胶制品难以收拾,最终化为难以计数的塑胶微粒,透过水循环进入河湖海洋,透过食物链入侵人体,恐致阿兹海默症与帕金森氏症。美国与奥地利学者经由老鼠实验发现,塑胶微粒一旦进入体内,仅需2小时就抵达脑部,速度惊人。研究成果已于上周发布于国际期刊《奈米材料》(Nanomaterials)。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2017年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全球自来水高达8成含有塑胶微粒。塑胶微粒来源是各式各样塑胶制品,例如食品塑胶包装、塑胶水瓶。曾有研究显示,只要在不沾锅面刮一下,就能制造好几百万颗有毒的塑胶微粒掺入餐食之中。
《每日邮报》报导,美国纽约州瓦沙学院(Vassar College)研究人员与奥地利团队合作,利用实验室的老鼠探究塑胶微粒能否穿透「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也称血脑障壁)。血脑屏障是大脑极其重要的最后防线,人类与老鼠一样,防御机制由紧密相连的血球构成,以保护最重要的器官大脑不受外部物质侵入。氧、水这类无害物质可自由穿透这层屏障,细菌与其他外部病原体则很难闯关。
美国与奥地利研究团队发现,老鼠接触塑胶微粒之后,塑胶微粒在短短2小时内就能够穿透这层防线进入老鼠脑部。塑胶微粒长度不超过5毫米,团队研究过程使用的是更小的5奈米以下微粒。1奈米等于1公尺的10亿分之一。
研究人员收集6只老鼠的数据分析。老鼠分为3组,其中4只强迫喂食100微升的塑胶微粒与奈米粒子混合物,时间各为2小时与4小时;另2只属于对照组,未接触塑胶微粒。研究人员对实验鼠施以安乐死之后解剖研究大脑组织发现,实验组4只老鼠的脑部均有塑胶微粒入侵,亦即从接触塑胶微粒到微粒进入大脑,过程只需2小时。
专家担心,塑胶微粒既然能闯过这道重要防线,就有可能毒害神经细胞,在全身各处引发健康问题。维也纳大学的癌症研究员肯纳(Lukas Kenner)指出,塑胶微粒进入脑部,发炎、神经系统失调甚至神经组织退化疾病的机率都可能增加。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都是神经组织退化疾病,影响人类认知功能甚大。
塑胶微粒会经由塑胶包装或塑胶瓶身跑进食品与水里,也存在于烹饪用具(尤其不沾锅器具)、衣物、玩具与其他常见家用品之中,几乎无所不在。世界上的塑胶微粒数量多不胜数。曾有研究估计,99%美国人的血液里均可检出塑胶微粒,甚至在胎儿器官内也找得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