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额只剩3000元?太惨了吧!」去年因防疫险惨亏470亿元的新安东京海上产险,3月底第3度公告减资,这次减资幅度达99.99%、金额为132.99亿元,减资后资本额仅剩3000元。
《财讯》报导指出,儘管防疫险赔付已到尾声,第3度减资也是为了再增资准备,但这3000元资本额的难堪数字恐怕还得继续高悬至6月底,主因日方的注资仍须经过法定流程。
依金管会规定,净值为负数或是RBC(资本适足率)低于50%,即是资本严重不足,必须立即增资。依去年第4季的资本适足数据,新安东京海上需要立即增资,但由于新安东京海上大股东日本东京海上的注资程序要走到6月中,并规画于6月底完成增资。
6大苦主 掏出逾千亿填坑
不过重整之后,新安东京海上的经营将与过去有所不同。以往新安东京海上产险虽然是日方持股过半,但由裕隆掌握过半董事席次并主导经营;今年后股权结构变化不大,但缩减董事席次,改由日方过半并主导,推派日本东京海上国际经验丰富的志摩昌彦出任董事长;裕隆集团(含裕隆汽车、中华汽车、顺益汽车、匯丰汽车)持股维持49.18%,并派出裕融总经理、裕隆集团决策委员许国兴任副董事长,未来经营上更强调稳健保守。
《财讯》报导指出,根据金管会统计,从去年截至今年3月底,防疫双险(防疫险加疫苗险)总理赔金额已达2649.7亿元,在3月20日轻症确诊者免通报免隔离上路后,3月单月赔付金额降至115.9亿元,较上月大减近7成。加上防疫双险为1年期的定期险,多数保单将在今年4月至5月到期,预计6月最终理赔总金额可望守在3000亿元。
然而,1年赔付3000亿元,对业务单纯的产险来说,堪称史上最大震撼教育,大股东更为此掏出逾千亿元填坑。业界人士观察,从此之后,整个产险业经营也将有所转变。
3大考量 因应经营新挑战
首先,《财讯》分析,儘管防疫险风暴将过,但预计2026年将接轨ICS(国际保险资本标准)与IFRS17(17号公报)等两大会计准则,这对业者的清偿能力与资产评价要求更为严格,因此经营上仍不可冒进。
「对产险业来说,17号公报影响层面没有寿险业大,ICS增加巨灾风险(含恐怖攻击、传染病及信用保证)等风险资本计提,影响层面更广,」保险业者分析,气候风险重要性已被凸显,未来经营将以稳住流动性、生存给付为首。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