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不少民眾都担心被蚊子叮,有些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肤又肿又痛又痒,严重还可能出现低烧、水泡等症状,由于市面上有许多止痒液,标榜凉爽、止痒,民眾多会购买涂抹。对此,新北市立土城医院皮肤科医师高佩容表示,民眾出现较严重叮咬反应可能是「血管性水肿」症状,虽然止痒液止痒效果普遍良好,但水泡破掉或有伤口就不建议涂抹。
免疫反应不同 蚊子叮咬严重程度不同》
高佩容说,民眾被蚊子叮会有反应,主要是蚊子唾液进入血管后,身体引起免疫反应,因此会有有红肿、搔痒的状况,因为免疫反应程度不同,严重程度也不同,虽然最常见的是局部症状,但有些人被叮咬后会有血管性水肿状况,出现淋巴结肿大、低烧、水泡等症状,其中又以12岁以下小朋友较为敏感,因为身体较少接触过敏原,因此反应较剧烈。
虽然多数成人已接触不少过敏原,身体逐渐减敏,反应较不剧烈,但有部分成人被叮咬后,免疫系统反而会加强辨识,因此症状也会比较明显,由于改善过敏原不容易,临床上虽有减敏疗法,但若症状不严重,只要涂抹含类固醇药物、服用具有抗过敏、止痒功效的组织胺药物,即可减缓症状。
冰敷15分钟止痒 猛抓痒恐造成色素沈淀和蜂窝性组织炎》
高佩容表示,若被叮咬后搔痒难耐,可以使用毛巾包裹冰块,冰敷15分钟止痒,理论上局部过敏反应会减轻,1天左右就会消肿,若持续未改善则建议就医,由于有民眾过敏反应较为剧烈,被蚊子叮红肿范围可以大到5至10公分,水泡更可能达1至2公分,建议民眾千万不要去搔抓。
「水泡须较长时间吸收,抓出伤口恐有细菌感染风险!」高佩容说,民眾若猛抓搔痒部位,可能会抓出伤口,合併细菌感染后。可能会引起蜂窝性组织炎,届时就需要用到抗生素治疗,而持续搔抓也可能造成皮肤色素沈淀,若能忍住搔痒,3到6个月沈淀状况即可慢慢恢復。
有伤口、接触性皮肤炎 建议停止涂抹止痒液》
由于市面上有贩卖许多蚊子叮养的止痒液,民眾看准清凉止痒功效,每次被蚊子叮咬都会涂抹。高佩容表示,购买药品须看内部成分,大部分止痒液含有抗组织胺,但要注意是否有含樟脑、薄荷等成分,虽然止痒效果良好,但还是要注意涂抹后,若伤口变红变肿,就要担心有接触性皮肤炎的问题。
另外,若民眾有水泡或伤口,需要注意止痒液有无含有薄荷、樟脑等成分,这些对伤口较为刺激,还是建议避免涂抹。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