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文史耆老林永村4年前把20多年来搜集珍藏的2万6000片古笨港遗址的文物全数捐赠给云林县政府,县府与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学术合作,整理研究标本4年,完成「重返古笨港」专书,30日在北港文化中心发表,此为云林县跨国学术合作成果,也是「笨港」歷史脉络的重要补充。
北港镇古地名「笨港」,镇民林永村从1981年起和一群文史工作者在北港溪的两岸搜集古文物,特别是1991年间北港朝天宫后侧的北港镇第二公有零售市场改建时,搜集到因土木工程而出土的陶瓷器、瓦片、古币。
林永村表示,埋于地下的屋舍建筑,瓷碗、陶盘、砖瓦当时被挖出来,在工地四散,建商欲全部丢弃,所幸文史人士追到20多公里外的弃土场一一找回,有些是个人出钱出力买回来,他收集近3万件残片。
林永村2019年全数捐赠予云林县政府永久典藏,盼古文物永留北港,见证北港在臺湾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及价值。
文化观光处长陈璧君表示,为了让这批珍贵的出土古陶瓷标本有严谨的学术研究,县府筹措经费委托臺南艺术大学艺术史学系卢泰康教授研究,在卢教授引介下,又与日本东京大学埋藏文化财调查室教授堀内秀树等人进行国际学术合作,做完整记录整理与分析研究。
陈璧君指出,这批标本经过臺、日学者详实精细的测量、绘图、摄影、研究,歷时4年研究整理、邀稿编撰,完成《重返古笨港—云林北港出土文物 臺湾与日本合作研究》专书。
卢泰康教授表示,这批文物反映古笨港在清代的贸易与交流情况,也揭示先民的生活样貌、审美品味与物质文化等丰富面向。此次研究出版让云林北港的文物不再只属于地方记忆,而是成为台湾的文化资产。
捐赠者林永村表示,北港的歷史可以说大话了,不用争辩,看专书就知道,事实就是这样。
《重返古笨港》专书上册是「遗物编」,涵盖各类瓷器、陶器、砖瓦、糖漏、骨贝类、金属器、木器的基础资料;下册是「研究编」收录臺湾与日本学者们的相关研究论文。专书内容皆为中、日文双语呈现。
《重返古笨港》专书30日在北港文化中心发表,东京都埋藏文化财研究中心主任调查研究员长佐古真也、石神井公园故乡文化馆馆长小林克、臺湾大学人类学系兼任助理教授黄川田修、北港仕绅与艺师都出席见证。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