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饮食精致化,便秘成许多人的难言之隐。新北市立联合医院消化内科医师黄永信表示,排便频率从1天3次到1周3次都在正常范围,若低于范围,或粪便形状成乾硬球状、表面凹凸不平,可能就有便秘问题,可从饮食调整、水分摄取还有运动改善。但粪便形状粗细大幅度变化,或血便等问题,可能要注意是否有肠道癌症等疾病,最好及早就医进一步检查。
黄永信指出,排便会根据年龄、饮食习惯有改变,常见原因就是常吃速食、肉类与加工品,饮食缺乏纤维造成,若水分一天少于1000CC也可能会排便困难。
黄永信也说,民眾服用含吗啡类类、钙离子阻断剂、安眠药、抗组织胺等药品,也可能因肠胃蠕动变慢,导致便秘。
到底有没有便秘问题,黄永信表示,临床上常用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判断,正常粪便主要是表面有裂痕的长条状与表面平滑的长条状;若是硬球状凹凸不平的长条状,因很难排出,就有能是便秘。
不过黄永信也指出,若大便型态有明显改变,例如原本便秘突然变腹泻,又或是3个月左右时间,粪便直径大幅度改变或是变形,有可能是肠子管道变小,甚至血便等情况, 就要注意是否有癌症的可能。
民眾常会食用益生菌解决便秘问题,黄永信建议,要选择有标章产品,也要服用一段时间才能有效果,若觉得没效,有可能是产品与体质不符,可替换其他产品。
黄永信也说,益生菌是可以食用的微生物,建议不要空腹吃,以免肠胃道酸度较高无法存活,耐酸碱的产品则不在此限,食用时也建议不要搭配热水,或跟抗生素等药品一起食用。
若要预防便秘,可多吃蔬菜水果,例如芹菜、豆类、玉米、燕麦等,另外水分一定要充足,不过若心臟功能、肾臟功能不好,有限水要求的民眾,要跟医生讨论调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