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为扶植本土半导体制造,祭出5年拨款约520亿美元的《晶片法案》,藉由高额补助吸引台积电、三星等业者赴美设厂,但美国真能赢回半导体主导地位吗?根据美媒报导,谷歌(Google)前执行长Eric Schmidt受访时说,在台湾建造晶片和工厂比在美国便宜很多,美国劳动力素质也不如台湾,报导称美国必须清除重大障碍才能使上述法案取得成功。
美媒《Semafor》以「美国能赢得晶片战争吗?」为题撰文,称美国近十年来在晶片生产方面失去主导地位,如今全球大都依赖台湾制造的尖端晶片,而中国也在进行重大投资,这让美国感到担忧。
Google前执行长Eric Schmidt分析台湾生产晶片的优势,在于成本较便宜以及劳工素质较佳。美国政府对晶片业回到本土生产能有多大的影响力,受到外界质疑,报导称美方需扫除清重大障碍,才能使晶片法案取得成功。
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马克华纳(Mark Warner)受访时则说,美国的飞机、潜艇和卫星使用的尖端晶片,这些都是由台湾制造的,由此看出美国工业远远落后的迹象。
美国商务部副部长格雷夫斯(Don Graves)则强调,美国现在最重要的原则是在本土拥有具韧性的半导体产业,一个不依赖于个别国家或受制于竞争对手的产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