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简秀枝专栏】「寓怀的行板-刘生容研究展」,4月29日在奇美名琴加持下,隆重开幕,展现刘生容生前抽象拼贴的丯采,以及他品赏音乐、饲养赛鸽的丰富一生。

行板(Andante),是音乐术语,意味着不疾不徐、举步行走,优雅而从容的演奏速度。美术展览以「行板」概念,象徵艺术家刘生容(1928~1985)在绘画、音乐、养鸽等不同领域,自由转换的才能,更代表刘生容把音乐感性,带入画布创作,用心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歷程。

展览开幕当天,高美馆特邀小提琴家林品任、刘生容长子刘文彰(三船文彰),以及外孙女黄伊珊(Clara Liu-Mifune Hwang)以奇美典藏名琴「Joachim-Elman」、大提琴与钢琴共同呈现展览音乐会。

高美馆馆长李玉玲表示,策办《寓怀的行板:刘生容研究展》,希望以当代策展与檔案研究的角度来呈现艺术家刘生容的多重面貌,这也是继台北市立美术馆1997年所办「刘生容回顾展」后,睽违27年,再次于台湾公立美术馆举办的大型研究展。

李玉玲特别感谢刘生容家属给予展览策展研究、檔案调查的全力支持,让观眾得以透过刘生容的亲笔书信,以及相关文献檔案,想像当年大时代的面貌。

展览自2019年即开始筹画,以「文艺復兴人」(Renaissance Man)作为策展发想,加入许多1997年后发掘的资料,并纳入家族网络及刘生容与台湾、日本抽象艺术家的关联,藉此再次爬梳刘生容抽象前卫的创作风格在台湾、日本艺术与文化史的位置。

李玉玲进一步指出,此次展览也特别关注此前未被正视过的「刘生容赛鸽檔案」,并邀请长期关注赛鸽史的当代艺术家李立中以当代创作诠释角度,爬梳当时曾被誉为「赛鸽之神」的刘生容所留下的珍贵资料。透过赛鸽,当代的创作者与刘生容产生跨越时空的交会,呈现出背后蕴含的歷史脉络。

同时,该研究展也拍摄了立基于田野调查基础之上的刘生容纪录片,让观眾能透过影像的方式,观想刘生容的生命故事。

《寓怀的行板》是难得的翔实展览,呈现了刘生容创作歷程中,重要阶段的重点作品,并透过文献檔案、家族信件的爬梳和对照,描绘这位人称「东方画坛鬼才」多元而丰富的侧面书写。

该展览,依照刘生容创作几大阶段,呈现他的重要作品,并透过相关檔案信件的爬梳和对照,展现「艺术家刘生容」的不同侧面。

刘生容童年时期就随家人移居日本,到青年时期曾返臺开展创作,后来又为了追寻艺术养分,频繁来往台日之间,因此可以说,刘生容的创作,呼应了当时台、日两地前卫抽象的发展脉络,更在自身抽象绘画语汇之中,绽放出璀璨能量。

提起刘生容的艺术源起,归功于家学渊源,刘生容的父亲刘如霖,爱好音乐,擅长演奏小提琴,他的叔父刘启祥,则是台湾第一代赴日、法留学的知名画家。虽然刘生容从未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但他对艺术的喜爱和欣赏,从小铭刻在心中,他经常走访叔父刘启祥画室,也练就了非凡的艺术美感与扎实绘画功底。

1960年代初期,刘生容频繁往返于臺日之间,如海绵般吸收来自日本与欧美的艺术新讯。 1966年,刘生容在东京港区六本木,保罗画廊举办个展,吸引到包含福泽一郎等当时日本画坛重要人物和其交流,也被日本美术馆如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等馆舍典藏作品,他的新艺术态度,成就了他独特的觉知。

1965年是刘生容画风,又有了大转折,他开始使用台湾传统民俗祭仪「烧金」,拼贴创作,在烧金与常民转译中,相融并进,打造更醇厚基底与内涵。1967年,刘生容举家移居日本冈山,该时期之后,刘生容铿锵有力的笔触,逐渐转为更凝炼浑润的表现。1970年代,刘生容更发展出以「甲骨文」和「圆」(或玉璧、玉玦)为基础的视觉语汇,成就斐然。

除却绘画与音乐,刘生容毕生的兴趣:还有赛鸽。他擅长培育赛鸽,所养鸽子甚至有「神鸽」名声,在日本鸽坛赢得「赛鸽之神」美誉。

刘生容长子三船文彰表示,原先觉得20岁以后突然立志成为画家的父亲是孤独创作者,在细想父亲交友广泛、閒暇时作画、养鸽、拉小提琴的生活点滴,逐渐体悟到艺术连结美好的奇妙力量,与艺术带给世界善的循环玄妙之处,尔后我并因而亲自操刀成立了刘生容纪念馆。

开幕音乐会上,奇美博物馆慷慨出借名琴,由台湾弦乐新锐林品任担纲演出,除了生色开幕氛围外,也张显刘生容的斜杠人生。

三船文彰透露背后的一段珍贵往事:刘生容当年与许文龙同住台南,常一同秉烛赏乐,聆赏唱片录音,他们不约而同着迷于俄裔美国犹太小提琴家米夏·艾尔曼(Михаил Саулович Эльман,1891-1967)的优美琴韵,在爱乌及屋下,对于米夏·艾尔曼使用的那把小提琴,非常神往,冥冥之中,引导许文龙成为该琴的守护者。

当年米夏·艾尔曼使用的那把琴,成为文化瑰宝在台湾奇美博物馆被妥善保存,并且持续透过出借小提琴演奏家的诠释,为世人带来美好和良善,那正也是三船文彰所体悟到艺术连结的力量。

三船文彰除了是旅日台侨,具牙医身分外,也是知名大提琴家,疫情期间,除了返台筹办刘生容研究展,他是日本捐赠疫苗到台湾的重要推手,他长年投身艺术,并强调,艺术家是努力寻找美的结晶,并希望让善的能量扩张」。

高美馆表示,《刘生容研究展》展览的筹办与思考,仍持续扣合着高美馆这几年所塑造 [大南方 South plus多元史观] 的新品牌定位,其背后的主要思维就是要希望能以 [多元史观]的论点提出不一样的艺术价值判准,并透过扰动典藏,可以看到延续大南方对于柳营刘家刘启祥典藏研究的脉络及影响,而更深化且扩散。

「寓怀的行板:刘生容研究展」从4月29日到8月6日,在高美馆 201-202展览室,值得一探。

作者为典藏杂志社社长

照片来源:作者脸书截图。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刘生容 #艺术 #展览 #赛鸽 #行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