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冠疫情正式解封,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1日解编。公卫学者提醒,新冠疫情和呼吸道传染病可能在「后疫情时代」共存,需考虑医护能量配置。国际文献显示,全球至少2成医护人员因为新冠肺炎流行而离开医疗单位,另有3成的医护人员预计在未来2到3年离开。
台大公卫学院教授陈秀熙在「新冠肺炎科学防疫园地」线上直播表示,近期XBB.1.5仍是全球新冠变异株主流,占比约45%,而台湾目前流行的BA.2.75、欧洲国家曾流行的BQ.1以及新兴的CH.1都呈现下降趋势;至于被称为「大角星」的XBB.1.16,正以3倍速率成长,可能成为下一波主流。
陈秀熙认为,进入后疫情时代,新冠肺炎可能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共存,仍需採取「精准防疫文明」,针对脆弱族群在特定场所仍须戴口罩及维持社交距离,并针对脆弱族群做好整体呼吸道防疫监视,且须考虑医护能量配置。
陈秀熙指出,很多国家在大流行期间将资源全部投入新冠肺炎,而忽略其他呼吸道疾病,因而缺乏免疫防火墙,可能形成脆弱族群的双重疾病负担,让医疗能量受到挑战。国际文献显示,至少有20%医护人员因新冠肺炎流行而离开医疗单位,且有31%医护人员预计未来2到3年离开。
台大公卫博士林庭瑀分析,国内近期流感住院率回升,而新冠住院率下降、已经控制在流感住院率上限之内,显示新冠肺炎对于中重症的伤害没有这么大;因此不能只着重在新冠肺炎监视,更应该利用呼吸道病毒的共同监视系统。
不过陈秀熙指出,病毒之间会产生同侪竞争,例如2009年H1N1大流行时,鼻病毒受到压制而下降;2020年新冠大流行初期,其他呼吸道疾病几乎消失,原因是病毒会启动共同感染,个人先天免疫会带动干扰素释出,抑制其他病毒感染。
林庭瑀以流感病毒为例,新冠疫情前共有4种变异株存在,包括2种A型、2种B型,但自2020年3月之后,B型流感的Yamagata株未曾出现,显示呼吸道病毒多样性降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