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北市每天约23万高中以下学校学生吃营养午餐,力行国小去年发生误使2名学童误喝馊水汤食安事件,却未能与厂商解约,罚款仅2万6000元,让台北市议员汪志冰认为解约门槛过高,更发现过去8年只有3所学校与厂商解约,要求教育局检讨厂商退场机制,教育局回应将于1个月内评估可行性。

根据教育局统计,台北市公私立高中以下学校280校,有提供营养午餐学校占比87%,约23万学生每天在校吃营养午餐。其中,147所国小有145所供应,59所国中全数供应,70间高中有32校及4间特教学校提供营养午餐。

若营养午餐出现缺失,根据规定,餐点有塑胶片、菜瓜布、虫等属「一般违约记点」,累计50点可终止契约;出现发霉、蟑螂、农药残留等状况,属「重大卫生缺失」,总数20点可以终止契约。

汪志冰调阅资料发现,2015年至去年为止,提供给国小及国中营养午餐的业者,每年约5至6成曾违规被记点,提供给高中的业者则每年约2成曾违规被记点,显见业者在各级学校有普遍的违规现象。

她指出,业者不断违规的情况也相当严重,举例来说,以过去8年营养午餐被记点的前3名厂商论,国小端业者爱欣曾7次上榜,国中端的宏远则是5次、高中端食安家曾7次入榜。

汪志冰批评,由于终止契约门槛过高,导致累犯业者至今游走各校供餐,更使得8年来只有敦化、怀生国中及松山国小与厂商终止合约,质疑营养午餐把关机制到底发挥什么功能?该如何确保学童饮食安全?

汪志冰要求教育局重新检讨「台北市学校中央厨房及桶餐履约规范」订定的厂商退场机制、要求营养午餐委员会公告满意度、厂商违规记点情形等报告,并强化驻厂及驻校营养师、校方行政人员责任,也评估营养午餐公办公营可行性。

教育局长汤志民强调,为学童把关营养午餐品质是教育局的责任,也须与学校共同维护,尤其经常表现不佳的厂商则应列为拒绝往来户。

教育局副局长陈素慧补充,教育局去年起要求学校公告议员指定公开的资料,近期会再向学校重申办理,也已要求厂商新进人员每学年须接受8小时卫生讲习,上工前则要接受3小时教育训练。

她指出,教育局将邀集餐盒公会、学校、家长会讨论修改履约规范,也讨论能否增加家长在各校午餐供应委员会比例,营养午餐公办公营也一併在1个月内研议,向议员说明可行性。

#台北市 #教育局 #营养午餐 #力行国小 #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