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兴建石门水库导致淹没区范围内部落、聚落被迫迁移,其中卡拉社部落泰雅族人,3度迁徙至不同地区颠沛流离,如今他们极力争取相关补助,也认为早年配合政府迁离,所拿到的土地补偿不符合比例原则,立法院经济委员会召集相关单位及族人11日开会协商,期盼落实原住民族公平正义。
为兴建石门水库,卡拉社部落族人被迫歷经3次迁徙,第一次从石门水库淹没区范围石秀坪迁移到大溪中庄新村,后来遇到颱风房屋遭摧毁,再迁移到观音大潭新村,却又碰上高银化工排放含镉废水,农地遭受镉污染,最终部落族人散居在各地。
卡拉社族人认为,依石门水库水质水量保护区水源保育与回馈计画,设籍復兴区的民眾每人每年可领5000元生活补助金,但早已散居各地的族人却无法申请。另外,原本拥有可耕作的农田,第2次迁徙到观音却被分配到海埔新生地,经过10年土地改良还是无法耕作,配给的8分地后来政府以每户补偿25万元收回造林,换算下来只能买回5分地,不仅3分地的金额减损应该归还,且后来政府再将土地转卖给台电,1公顷卖840万元是暴利,一来一往的金额形成巨大落差,却对族人没有任何的加码回馈,对此感到非常不公平。
孔文吉说,相关卡拉社部落迁徙导致的后续争议,总统府原住民族歷史正义与转型正义委员会及经济部水利署都有搜集歷史相关资料,决议由原转会在6月底前提出相关报告,并针对补偿机制及做法提出具体建议。经济部也回应,待原转会报告出炉后,再依其内容进一步研议处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