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身体的微小变化,都有可能是罹患疾病的警讯。家医科医师陈欣湄分享,一名患者发现健检的血红素数值有些下降,为此他特地又跑了一趟医院进一步检查,结果发现确实罹患大肠癌第三期。陈欣湄表示,若有定期健检的习惯,可多留意各项指数变动,藉此揪出疾病。
陈欣湄在节目《健康2.0》表示,过去曾碰过一名有医疗专业背景的男性患者,有固定健检的习惯,某年健康报告出来后,患者发现「血红素」的数值降到10,虽然较低但也还不到太严重的程度,不过这名患者为了以防万一,连忙逐一比对过去的健检资料,发现数值从15变成10,有下降的趋势。
为了找出问题,患者再次到医院做更详细的检查,果不其然,查出罹患大肠癌第三期。对此,陈欣湄指出,不少民眾都会认为,健检一定要做大肠镜、粪便潜血检查等项目才能揪出大肠癌,她建议,若有定期健检习惯,多留意数值变化也有机会查出疾病。
大肠直肠科医师陈威佑日前也在其个人粉专发文表示,年纪20到30岁者,只要双亲或家族中有一人曾患有大肠瘜肉症,就有一半的机率罹患大肠瘜肉症,家族性大肠瘜肉症(FAP)主要是源自于第5条染色体基因受损,而大部分瘜肉初期毫无症状,在20到30岁间,偶尔出现腹痛、便秘、腹泻、血便,详细检查才发现罹患大肠癌。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