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一日大雨,让久旱的柴山终于燃起生机,迟到一个多月的魔芋、球兰陆续被山友捕捉到新生的画面。国家自然公园管理处集结2年的物候调查心血,推出「花现寿山」掌上型植物图鑑,游客可搭配APP,迅速找到柴山、半屏山、龟山、旗后山步道沿线正在开花的特色植物,预计将掀起一波赏花潮。
柴山上的特色植物就属台湾及密毛魔芋,其中密毛魔芋可长达近3公尺,在梅雨季生长,有「雷公枪」之称。外型优美典雅,美到像塑胶花的球兰,更是山友眼中的「花中之后」,两者上周分别在魔芋大道、泰国谷被山友捕捉到新生的样态,在网路上疯传。
据统计,柴山有近900种植物,光是步道沿线就有380种植物,其中台湾原生植物占6成,3至7月是主要花期,10月至隔年1月则为结果期。
自管处表示,民眾常常到游客中心询问赏花资讯,为了方便民眾沿着步道「寻宝」,2年前与中山大学生物科学系团队合作,透过公民科学家模式培训物候志工小组,每周定期前往步道各样区调查,成果搭配插画家巧手绘制成精美的折页,精选20种特色植物,清楚呈现花貌、花期及分布位置,民眾可前往寿山游客中心免费索取。
中山大学生物科学系教授张杨家豪表示,植物会在每年差不多的时间点抽芽展业、开花结果,今年旱况特别明显,许多植物到了该开花的时间,却延后或甚至不开花,小刺山柑甚至开花大小不到往年一半。台湾魔芋应该在雨季前开花,但今年明显花况不佳,密毛魔芋也因为乾旱而延后出现。
针对调查结果,张杨家豪分析,柴山以魔芋、恒春厚壳树、山猪枷等植物最多;旗后山最靠海边,以山猪枷、台湾海枣为主;龟山人为干扰多,外来植物最多;半屏山有如微型柴山,两地植物概况相近。透过物候调查,可以看出高雄郊山植物的生长趋势和环境变迁。
协助物候调查的志工梁士明表示,台湾、密毛魔芋最早採集到标本的地方就在柴山,密毛魔芋去年甚至监测到271公分的最高纪录。今年的乾旱导致台湾、密毛魔芋开花甚晚或容易乾死,许多民眾不忍,甚至拿水壶里的水帮忙浇灌。魔芋特殊的结构和生态共存方式,值得民眾上山时好好近距离观察一番。
不过每年魔芋花期,都会发生民眾厌恶密毛魔芋恶臭味、故意将其砍断的事件,自管处强调此举已触犯国家公园法第13条「禁止採折花木」,违者可罚3000元。自管处也提醒民眾,拍花时勿太过靠近,尽量站立在石头上,避免踩踏行为造成土壤夯实,影响魔芋生长。
民眾也可透过「爱自然」APP协助拍摄、回报各式植物的位置及开花概况,替柴山物候监测尽一份力。APP强大的植物辨识功能加上全国各地植物行家的热情解答,可带领民眾探索高雄郊山丰富的植物世界。
21日上午自管处将举办「寿山魔芋季」,当天北柴山步道将设有5个闯关点,民眾在11半前完成闯关任务者,可获得植物资料夹、手绘贴纸及参加线上抽奖。活动免事先报名、免费,民眾当天上午8点半至10点半至龙泉寺登山口现场领取闯关卡即可参加。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