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是都市发展的活见证。位于高雄市旗津老街、屋龄逾70年的庄家老宅「锦绣」,在家族保存文史理念的支持下,经高市府都发局协助申请文化部补助,透过传统工匠老师傅的巧手,歷时1年余整修完成,目前免费开放,採电话预约参观。
高雄市都发局表示,基于保存与再生的理念,文化部启动了「私有老建筑保存再生计画」让具有潜在资产的私有老建筑得以再生。高雄市都发局长吴文彦表示,市府自2018年受文化部委托,协助具有潜在资产的老建筑申请补助,目前已完成7间老屋修缮,全力协助让高雄老屋回春。
高雄旗津区存在有许多无价资产的老建筑,这些都是见证高雄变迁且具有丰富人文底蕴的无价资产,例如「锦绣老屋」位于旗津区文正巷78号,为2层楼的洋房,前栋兴建于1951年为砖木造2楼建物,后栋则兴建于1962年为加强砖造2楼建物。
2楼立面的女儿墙上的「锦绣」堂号是洗石子的工法,红瓦、马背、雨批,为闽式建筑元素,2楼阳台的瓶形矮栏和屋内的线板,则是日式装饰风格,天花板桁架和楼梯都是木料,值得保存。
屋主庄先生说,进入修復阶段才是挑战,前栋墙体结构为咾咕石和砖造,修復墙面时内外墙面的灰泥都要打除重新施作,找不到过去的六角砖,就自己去剪出来,为的就是要把那份「古早味」找回来。
修復老建筑的工法较为复杂,现今许多工班师傅无法承接施作,庄先生表示,得知文化部有补助案后向高雄市政府都市发展局申请补助案,终于能一圆人生最大的梦想,復刻儿时的回忆,也让老房子有了新生命。(记者张雅云/高雄报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