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0多岁女子近来腹部隐隐作痛,原以为只是胃病,直到皮肤变黄、体重减轻、全身发痒才挂急诊,超音波检查发现,其胰臟有一颗3.5公分的肿瘤,确诊为胰臟癌。医师表示,胰臟癌致死率极高,不同部位的症状不同,民眾若发现体重减轻、黄疸、饭后疼痛、腹胀、上腹痛或背痛等症状,要立即就医检查。

基隆长庚医院胃肠肝胆科医师钱政弘在其脸书表示,上述女子一年多前曾做过胃镜确诊胃溃疡,曾吃药治疗一段时间。4个月前,女子又开始感觉「胃幽幽地痛」(台语,即隐隐作痛),以为是胃病尚未痊癒,只在诊所拿胃药吃了4个月,但胃痛未改善。

钱政弘表示,他问女子胃痛与进食是否有关,女子回答「整天上腹部都隐隐作痛,有无进食都一样,但非剧痛;食量大减;近来10天发觉全身发痒。女子并发现近来小便顏色变深,粪便也转为淡黄色。

钱政弘表示,上述症状显示,胆管严重阻塞造成的黄疸,很可能是因癌症导致。一照超音波确认,女子胰臟的头部有一个3.5公分的肿瘤、胰臟的胰管也扩张到5.7毫米,肝臟内外的胆管都明显地扩张,果然是胰臟癌。

他表示,胰臟癌致死率高且狡猾,出现在胰臟不同位置就会有不同症状,例如出现在胰臟头颈部,会出现体重减轻、黄疸、胆管炎、饭后疼痛、腹胀、脂肪便;出现在胰臟体部会出现上腹痛或背痛;出现在胰臟体尾部会有上腹痛或背痛,或其他转移部位疼痛。

#胰臟 #胰臟癌 #食量 #胃痛 #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