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讯》报导,辰亚能源率先在台湾建置水面型太阳能电厂,受到日本丸红集团重视进而收购。
彰滨案场的成功经验,也成为丸红集团在全球推动绿能事业的重要参考。
台湾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善用技术,仍创造出不少世界第一的奇蹟。辰亚能源位于彰滨工业区的崙尾东1、2暨3号电厂,总面积达到246公顷,装置容量总共248MW(百万瓦), 即创下全球最大海上型太阳能电厂的纪录。
《财讯》报导指出,目前这3座电厂都已经併网,崙尾东3号电厂也将结束试运转期,取得电业执照后正式完工。首度接受媒体专访的辰亚能源董事长目贺田好弘指出,这3座电厂每年可以供给逾8万3千户家庭的年用电量,同时预估能减少约17.74万公吨的碳排放量,相当于456座大安森林公园的减碳量。
辰亚能源原是道地本土业者,成立于2014年,2017年即率先在高雄阿公店水库设计水面型的太阳能电厂,因此一战成名。辰亚能源财务长谢宗翰透露,当年开发团队去法国等地取经,把国外经验带回来,装置容量共10MW的电厂于2019年完工。2018年开始兴建崙尾东1号及2号电厂,2020年完工,东三号电厂则是自去年开始兴建。
团队赴法国取经 阿公店水库一战成名
《财讯》分析,辰亚的水面型光电技术成熟,但也因地制宜,建置适合当地的电厂。例如2019年起,在高雄和屏东小学的屋顶上兴建太阳能电厂;2020年和2021年则在台南学甲和盐水兴建地面型的太阳能电厂,这两处已经完工的发电装置容量约55MW,学甲另有20MW还在开发阶段。
也因为辰亚是台湾少数投入浮动式太阳能的业者,引起日商丸红集团的注意,在2020年收购了辰亚为百分百持股的子公司。事实上,丸红集团近70年前即已在台湾设立据点,投资台湾电力事业也有约30年的歷史,随着近年来净零减碳受到重视,丸红也积极发展再生能源。
《财讯》报导指出,关于选择辰亚的原因,目贺田说,海上型的太阳能发电具备多项优势,是多国大力推广的目标之一。它的第一个优点是,海水可以冷却太阳能电池板,增加发电效率;第二是能减少防止太阳照射造成的水资源蒸发、减缓水库优养化等问题。第三是建置过程中,透过工程技术,能减少对原有环境的影响,并且容易復原,有效地控制对环境的影响。
《财讯》分析,这项技术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有效克服台湾土地不足的天然限制。」他指出,日本和台湾环境相似,能源倚赖进口,都是岛国,地形零碎,也都有地震和颱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