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岛氏银鮈。(新竹林管处提供/李京升苗栗传真)
饭岛氏银鮈。(新竹林管处提供/李京升苗栗传真)
新竹林区管理处最近与台大举行饭岛氏银鮈保育行动平台会议。(新竹林管处提供/李京升苗栗传真)
新竹林区管理处最近与台大举行饭岛氏银鮈保育行动平台会议。(新竹林管处提供/李京升苗栗传真)

苗栗县后龙溪与多条支流,是濒危的1级保育类野生鱼种「饭岛氏银鮈」重要栖地,新竹林区管理处最近与台大举行饭岛氏银鮈保育行动平台会议,针对族群现况、生存危机与保育策略等议题交流,希望藉此透过各方参与推动保育。

该平台会议有林务局新竹林管处、经济部水利署第2河川局、农委会水土保持局台中分局、农委会农田水利署苗栗管理处、农委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苗栗县政府水利处、苗栗县头屋乡公所等政府行政部门人员出席。

新竹林管处委托台湾大学森林环境暨资源学系副教授刘奇璋团队,执行「饭岛氏银鮈族群生态调查与保育行动」研究计画,研究成果发现饭岛氏银鮈多分布于后龙溪支流的沙河溪、盐水坑溪及南湖溪,偏好栖息于水流缓慢且覆有砂泥底质的环境,并推测1年之中约有2个繁殖期。

但近年因河川治理工程相继引发「饭岛氏银鮈」保育议题及关注,工程也曾因保育议题而暂停。会中,第2河川局与代表苗栗县政府的生态顾问公司分别就饭岛氏银鮈的重要原生栖地,包括后龙溪与沙河溪,分享河川治理与物种保育的经验;台中市野生动物保育学会分享同为一级保育类的「巴氏银鮈」面临的生存困境与保育对应策略,强调保育工作应加强与水利工程人员的沟通与对话,为饭岛氏银鮈保育之路提供借镜与反思。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员杨正雄认为,淡水鱼的保育不仅仅是学术研究人员的责任,最贴近物种栖地的第1线水利工程人员,及在地民眾的守护与关怀,才是保育工作得以永续推动的重要助力。

新竹林管处长夏荣生表示,平台会议是饭岛氏银鮈保育工作推动的开端,希望透过保育平台建立各单位及在地伙伴的沟通管道,共享保育资讯并交流知识,协力拟定相关保育策略,期许未来有更多伙伴加入,共同朝河川健康、水生物永续生存的目标迈进。

#保育 #饭岛氏银鮈 #后龙溪 #栖地 #淡水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