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少年刑务所演武场即日起至9月17日推出「金继的缮与美」工艺特展,文化局表示,「金继」是修復工艺,不仅修復器皿,也是爱物惜物的表现,此次除了展出金继修復作品外,也展出匠师所使用之工具,引领观者深入浅出认识金继工艺,欣赏金继的「缺憾之美」。
文化局说明,金继全名是「金缮修復─kintsugi」,起源于日本约15世纪左右室町时代至战国时代,以天然的漆黏合破损的器物,再涂上金粉,让残缺的器物恢復原本的功能,延续器物的使用年限,由于使用天然无毒的生漆修缮,完全乾固后具有耐酸碱、耐高温、不易剥落的特性,修復完成的器物仍可以当作食器使用。
文化局长钱康明指出,金继保存了工艺的价值,深具实用性外,更以器物的破损,引领观者接受、欣赏器物之不恒常、不完美与不完整,融入了「侘寂」的美学思想。
金继虽已不符合当代的经济效益需求,惟在美学、哲学与环境永续上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角度,此次展出将轻巧细致的金继工艺品与少年刑务所演武场的日式建筑相互结合,同时以侘寂美学为概念,打造不一样的观展体验。
文化局表示,市长高虹安以「美感新竹」的施政策略,非常重视工艺文化的再现,市府投入经费计2840万元,将市定古蹟新竹少年刑务所演武场打造为工艺展示空间。
文化局补充,日据时期新竹曾有全岛唯一的漆器工场「理研株式会社」,为当时漆器工艺发展注入深厚的基础,因而此次展览以「漆艺」作为发想。
战后「理研株式会社」新竹工场被徵收,改由国人负责技术指导,曾在1950至1960年代创造漆业的风光时期。而在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器皿物美价廉,修復不再是符合成本的选择。
这次特展展出光山行─赖信佑匠师的金继修復作品,包括常见的碗、盘及茶具等,皆可以用金继修復,有着用物之心、惜物之情,让观眾从日常的器具之中,细细品味工艺之美。
新竹少年刑务所演武场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的上午9时至下午5时,免费入馆,民眾可踊跃参观。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