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权指数逼近今年高点,成交量能出现放大迹象,第一季财报全数出炉,个股持续依数据与展望调整,绩优股相对容易受到青睐,营运自谷底回神个股也有补涨机会。
美国联准会利率决策会议后暗示,接下来将会暂停升息,不过货币政策持续处于紧缩循环之中,对照歷史低檔区的失业率,今年底之前降息的可能性不高,不过市场依旧高度预期年底前将启动降息循环,金融市场在两者之间拔河,股市位处反弹后的高檔,美元指数与公债殖利率变动也都不大,科技股表现相对强势。
开发中亚洲经济回温
台股状况也差不多,第一季财报已全数公告,搭配各大厂法说会内容,多数预期谷底在上半年,然而各产业的调整状况并不同步,落底时间第一季、第二季甚至第三季都有可能,而后则要看总体经济復甦的模式,V型、U型或是L型,然而大趋势方向持续前进,大厂纷纷加速AI研发与导入,被称为是新一代的工业革命。
印度与东协各国成长加速,主要是美中对抗与地缘政治,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期受惠疫后的报復性消费,第一季GDP年增率四.五%优于市场预期,不过工业产值落后于服务业,也低于平均成长率,青年失业率创下史上第二高,出口成长主要集中在开发中国家,如俄罗斯、非洲等,但是包含美国与欧盟增速,都低于整体增速,然而首季汽车出口数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经济学人智库表示,一般预期中国重新开放后进口将超过二○二二年水准,不过事实并非如此,去年第四季与今年第一季连续两季负成长,其中半导体进口下滑十五.三%,此外,四月中国官方制造业採购经理人指数显示,新出口订单大幅收缩,房地产市场疲软、价格放缓、银行储蓄增加,信心不足也是无法确定需求延续时间与强度的因素。
全球通膨逐渐随着主要央行升息而趋缓,国际货币基金(IMF)下修全球经济成长展望,并预测未来五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速仅三%,为一九九○年以来最弱的中期展望。美、欧今年制造业活动相对疲弱,紧缩货币政策与多起银行危机,预估经济成长率都低于去年,IMF预期恐延至二○二五年才能达成通膨二%的政策目标。
相较之下开发中国家经济逐渐回温,尤其亚洲,亚洲开发银行(ADB)上修开发中亚洲今年经济成长率估值至四.八%,主因为中国重新开放所带动。受惠于美国大型银行与科技股财报优于预期,激励股市表现,美元指数在一○○附近震盪,匯率趋于平稳,美国公债殖利率也没有太大变化,大宗商品价格与油价则处于震盪。
广达、华硕底蕴强劲
台湾第一季经济呈现负成长,去年同期基期较高且企业投资转趋谨慎,通膨也压抑需求影响进出口贸易,不过可以留意到,四月出口与三月外销订单虽然都呈现年减,但是绝对金额都较前一个月成长,出口产品以资通产品年增五.四%相对较佳,基本金属、塑橡胶及其织品与化学品衰退幅度较大,电子零组件虽仍年减,但较三月为佳。(全文未完)
全文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2248期精彩当期内文转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