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主导时代是否生变备受关注,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使用人民币结算大宗商品交易,但根据《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分析,有3大理由连大陆也不希望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
一、北京不愿意自由化货币
伦敦谘询公司TS Lombard首席大陆经济学家格林(Rory Green)表示,虽然大陆似乎热衷颠覆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但它只愿意按照自己的条件进行。格林强调,在过去十年,大陆人民银行在不破坏金融安全前提下,一直谨慎促进人民币的使用,现在不太可能打破这种原则。
格林表示,大陆透过资本管制来维持匯率,亦即控制进出大陆的外国金流,由于这些控制,北京永远不可能完全开放其活期帐户,但仍可以追求人民币国际化。他认为北京不会推动人民币成为具主导地位的全球储备货币,反而是追求对贸易国家的货币影响力,其可能专注于打破美元在世界部分地区的主导地位。
二、大陆不愿也无法承受像美国那样的持续赤字
报导提到,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和影响力是有代价的,即美国的经常帐赤字,这是因为全球对美元的需求多于美国对进口的需求,进口也是以美元支付,因此,美国需要应对越来越大的赤字,以维持其储备货币地位。
路透资深市场分析师John Kemp表示,美国的预算与经常帐赤字较其他多数国家庞大,仅因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发行国。大陆经济学家格林则说,虽然目前大陆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其无法承受像美国那样的持续赤字,除非进行重大的结构性改革,否则大陆在政治上不愿意,在经济上也无法维持经常帐赤字。
三、大陆面临许多地缘政治风险
人民币使用率仍不高,即使是欧元的地位也高于人民币。统计数据显示,4月透过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进行的所有全球支付当中,有43%是美元支付,32%是欧元支付,只有 2.3%的SWIFT 交易以人民币进行。
国际货币基金(IMF)数据亦显示,2022年第4季全球外匯储备中,美元占比54%最高、欧元20%,人民币仅2.5%。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