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动保团体今(30)日于凯达格兰大道以「乾净喂食反霸凌、要移置不要移除」为诉求表示抗议,起因在于5月9日农委会与野保团体等召开会议,将针对9个生态热点与人犬衝突地区移除游荡犬,农委会已多次澄清,移除非动保团体不断对外宣传的扑杀,而是收容不回置。收容中心志工指出,台湾土地稀缺难有条件再建开放式收容中心,而喂养确实是造成猫狗继续流浪的主因,「喂养就要承担饲主责任,但喂养者愿意吗」?
本次诉求活动中,主办团体台湾树人会、新北市流浪猫狗再生保护协会、台中市希望爱生命关怀协会、浪孩不孤单粉专、台湾猫狗人协会等指出,野生动物和游荡犬猫都生活在台湾这片土地,都该被尊重,同为农委会主管的动物保护法与野生动物保育法的法益应该衡平妥适处理。
上述团体指出,安置游荡犬应兼顾生态环保与人道,由政府建置委外民间经营的「开放式收容中心」,以免排挤目前爆量的公立收容所收容量能,预防「假移除真扑杀」的悲剧;喂食游荡动物则是犬只族群管理的手段。
长期投入游荡犬猫收容的阿文(化名)指出,这次动团提出的罗马尼亚开放式收容所最大的问题,在于台湾地狭人稠是没有条件做这样的收容所,即使要建置,地点也多选在野生动物栖地的山区,台湾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其次,喂食造成犬猫群聚、延长寿命以及提高环境负载力,毕竟做不到高强度结扎又非封闭空间,有食物来源下犬猫将持续身在流浪的痛苦中,在外被撞死、咬死、毒杀比安乐死更不人道,喂养就该承担饲主责任,「我养的浪浪」这样合理化猫狗流浪的心态其实非常糟糕,但却被社会正当化。
另有保育人士指出,游荡犬猫持续泛滥并不会因为结扎后就不会排泄、追吠、咬人、影响交通和攻击野生动物,尤其畜牧业不断被犬猫破坏农作物和鱼塭,不正视喂养和安乐死,只会有更多毒杀事件,是民眾、犬猫和野生动物3输的局面。
农委会主委陈吉仲表示,游荡犬在特定地区如石虎、穿山甲等栖地出没,确实已对原生物种造成影响,因此才规划在这些生态热点实施精准捕捉、绝育、施打狂犬病疫苗等,并会找到更合适的地方安置,而根据现行「动保法」规定不得扑杀犬猫,因此绝对不会有所谓的扑杀犬只。
根据农委会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和林务局统计,整体野生动物被游荡犬攻击的数量从2019年到2022年总计已达274只,其中有128只穿山甲、41只台湾山羌遭受游荡犬攻击。因犬攻击致伤的野生动物的数量,自2019年遭攻击47只,2021年一度攀升到110只。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