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团长陈胜福表示,《青蝉》故事来自民国40年代明华园在南台湾很受欢迎的戏码《母性爱》。(张铠乙摄)
总团长陈胜福表示,《青蝉》故事来自民国40年代明华园在南台湾很受欢迎的戏码《母性爱》。(张铠乙摄)

明华园总团重现40年代经典胡撇仔戏,重制推出作品《青蝉》,当家小生孙翠凤表示,这部作品是剧组人员的再创造,以全新的眼光将旧时代的经典戏搬上舞台。

总团长陈胜福表示,《青蝉》故事来自民国40年代明华园在南台湾很受欢迎的戏码《母性爱》,但故事来源并非明华园,而是出自讲戏先生「阿得师」的说戏内容,最初的剧名为《母之罪》,「但我们的老团长陈明吉认为,母亲怎么会有罪?才把剧名改为母性爱。」

明华园总团重现40年代经典胡撇仔戏,重制推出作品《青蝉》,当家小生孙翠凤表示,这部作品是剧组人员的再创造,以全新的眼光将旧时代的经典戏搬上舞台。(张铠乙摄)
明华园总团重现40年代经典胡撇仔戏,重制推出作品《青蝉》,当家小生孙翠凤表示,这部作品是剧组人员的再创造,以全新的眼光将旧时代的经典戏搬上舞台。(张铠乙摄)

陈胜福表示,这次经典重现特别採用传统布景,和现代歌仔戏、现代剧场使用的声光投影很不一样,「这次特别从明华园总团布景仓库的400多块手绘布景中,挑出12块作为这次的舞台视觉;在音乐设计上,除了主题曲之外以传统曲调为主,减少新编曲调,期待现代观眾走进剧场,能够感受到60年前歌仔戏的氛围与趣味。」

编剧暨总导演陈胜国表示,明华园「看家戏」再现,不是文本的还原,而是突显60年前《母性爱》的主题,谈论母性的仁慈与宽容以及亲情的可贵,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中呈现。

《青蝉》以明朝嘉靖帝为了追封生父兴献王引发争议的「大礼议」事件为故事背景,二分史实与八分虚构增加戏的可看性,「在史实的背景中,嘉靖帝是来自民间的平民皇帝,追封自己的父亲是人之常情,却引发政治斗争,我想无论是皇亲贵族或是平民百姓,都离不开人类家庭与亲情的原点。」

为符合现代人看戏的习惯,两个多小时的《青蝉》是《母性爱》的精华版,陈胜国以当年的当家小旦许秀花饰演的侠女以及当家小生陈水凉饰演的皇帝所发展出的剧情为主,《青蝉》剧中的侠女由新生代小旦陈昭婷担纲,皇帝由传统戏剧无敌小生孙翠凤饰演,新生代演员陈子豪、晨翎、李郁真、王婕菱各有重要戏份,并保留一小部分的四句联对答。

《青蝉》将于6月3日、4日在台湾戏曲中心大表演厅登场。

#青蝉 #母性爱 #明华园总团 #胡撇仔戏 #陈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