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县是今年大陆小麦主产区受降雨影响的缩影。5月下旬,北方地区出现明显降雨,局地发生暴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江淮、黄淮大部降水量达25—80毫米、局部100—200毫米。
开了8年收割机的机手刘宝正在安徽蚌埠收麦,下雨打乱了他原本的路线。「今年江苏、河南、安徽三省同时收割了,我们根本跑不转。」刘宝说道。
在临泉县的各个高速路口,临时搭建的农机跨区作业接待站点,支起太阳伞,悬挂大红横幅,格外引人注目。
九派新闻看到,接待点的长桌上,摆放着矿泉水、风油精、毛巾和一些小册子。
临泉县宣传部门的杜建龙称,这些临时接待点,是麦收时候搭建的,主要是服务前来跨区收割的机手们,由农业农村局和交通运输局的人值守。
一名值守的工作人员表示,设在高速路口,是为了方便机手们,「车辆需要检修,我们提供网点;机手们需要休息,我们提供相应的物资。」
从2004年前后,每年麦收,都会设立这样的服务点,「一开始资料也没这么全。现在小册子上有各种资讯供机手们参考,这个册子很有用的。」工作人员说。
九派新闻报导,这本《2023年安徽省跨区作业资讯手册》有全省各地小麦种植面积、机收价格、收割时间等资讯,还有维修网点名称及位址。
接待点除了接待农机,还负责对接农户与农机。农户前来登记位址、需求、联繫方式,等有机手就对接。
工作人员称,站了一天,看不见几台收割机下高速,即使下来了,也已被预定。目前农户登记很多,有人跑20里路,代表全村来,但只能等待。「机手来都看天气预报,像临泉前两天刚下雨,地里还是溼的,机器会陷进地里,人家也不会过来。」
机手啥时候能来?「今天夜里到明天,晴转多云,机手会来的多一点,他们都是白天干活,晚上赶路。」
接待点的工作人员称,每年此时,每天会来100台左右收割机,今年少了很多。「今年主要是因为下雨,收割期都重迭了,时间拉不开。」
他调侃道,「主要是没有机手,菜都准备好了,没有客人来吃饭。」
时间很紧张,天气状况不理想。5月30日临泉下了一场雨,6月3日天气预报还会有雨。在这两场雨水之间,留给农户们的时间不多。杜建龙说,「上一场雨影响还不大,再下一场雨损失会很严重。」
6月1日晚上到6月2日全天,对临泉来说,既是全面收割,也是抢收。没有收割机,一切都无法进行。好消息是6月1日夜间有300台收割机被调度过来,直接去地里抢收。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