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与捷克国家图书馆交流密切,并于今年合作举办「文明的印记:国家图书馆古籍文献展览」,当中也包含台湾汉学讲座。捷克布拉格国家美术馆亚洲艺术部研究员贝米沙,特别分享从16世纪开始迄今中欧艺术交流纪录,以及到了1980年代末与台湾展开博物馆交流,加深对于两地藏品的认识。
贝米沙近日在捷克国际会议厅举办讲座,主题为:「中欧的中国艺术收藏:从16世纪鲁道夫二世谈起」。
她在演讲中介绍,16世纪以来中欧地区中国艺术品收藏的几个重要时期。例如,中国瓷器、漆器、装饰品等,自文艺復兴时代开始出现在欧洲贵族的宫廷与别墅,其中最着名者,即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鲁道夫二世的宫廷收藏。
贝米沙也提到,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旅行者和商人因应当地收藏家的需求,将中国古代或现代绘画带入中欧,而在同一时期,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也开始探讨建立国立亚洲艺术收藏机构的议题。二战结束后,捷克斯洛伐克与中国在1950至60年代初期的艺术交流,以及1980年代末与台湾博物馆的互动,皆丰富当地对于两地藏品的认识。
贝米沙毕业于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主要研究领域包含中国艺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西方的亚洲艺术收藏等。她在布拉格国家美术馆已服务超过20年,并曾出版多部专书,内容包括《国家美术馆的20世纪水墨画典藏》(Masters of the 20th-Century Chinese Ink Painting from the Collections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in Prague (2017))、《20世纪初捷克的亚洲艺品收藏家Vojtěch Chytil》(Emissary from the Far East. Vojtěch Chytil and the Collecting of Modern Chinese Painting in Interwar Czechoslovakia (2019)),以及《布拉格国家美术馆亚洲艺品的典藏史》(One Hundred Years of a Single Tree. Lubor Hájek and Institutional Collecting of Asian Art in Czechoslovakia (2021))。此外,她也曾发表过关于中国古代绘画及宋明绘画理论的研究,并在捷克查理大学教授过相关课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