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表示,今年5月准备货币年增率为5.49%,较上月6.01%下降0.52个百分点;若观察1~5月日平均准备货币平均年增率为5.86%,则较去年同期10.62%略低。所谓准备货币,又称货币基数或强力货币,准备货币由银行、信合社、农渔会、邮局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以及民眾持有的通货所构成。

准备货币是央行的货币性负债,为央行货币供给的基础;至于准备货币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存款货币机构的可用资金,经过一段时间后,对货币供给产生倍数扩张或收缩的效果。

央行官员指出,5月虽有公债发行、国库向银行借款,以及税款缴库等紧缩因素;但受到公债付息、国库券还本、国库还款、发放各项补助款与统筹分配款及央行定存单净发行减少等宽松因素影响,导致日平均准备货币金额较上月增加,单月大增173亿元。

观察近年我国准备货币统计,金额呈现逐月上升,疫情前2019年初仅约4兆余元,随后一路上升,今年以来每月都在6兆元之上,前五月维持不降,四年内准备货币金额大增逾2兆元,国内资金需求不坠。

央行指出,5月日平均准备货币金额为6兆850亿元,其中,流通在央行外通货(通货发行额扣除央行库存现金)减少229亿元,金融机构存放央行准备金则增加402亿元。

5月市场资金需求旺盛,央行5月减发定存单,统计至5月底定存单余额降至8.6兆元,为今年以来次低。银行资金调度主管认为,余额下降反映5月报税季因素,加上后紧还有第三季股利发放潮,后续央行升息预料放缓,银行资金需求提升,加上升息循环逐渐步入尾声,后续央行定存单余额将续降。

#货币 #准备 #央行 #日平均 #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