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科创板6月13日迎接开板四周年。4年来科创板坚持「硬科技」定位,加快产业集聚和品牌效应显现,并引领资金流向关键领域与节点企业。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6月12日,科创板共有上市公司534家,IPO融资总额达8365.17亿元(人民币,下同),分别占同期大陆A股市场的10.26%和16.83%,总市值为6.65兆元,累计成交金额达37.88兆元。
自开板至今,科创板着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已集聚一批新一代资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来看,截至6月12日,科创板共上市218家新一代资讯技术公司、108家生物医药公司、88家高端装备制造公司、62家新材料公司、28家节能环保公司和25家新能源公司。此外,还包括1家数位创业产业企业和4家相关服务企业。
根据《证券日报》引述广西大学副校长、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看来,在资金支持上,科创板畅通资本生态链,实现早期场外资金、专业创投资本、社会公眾资金的全链条发展,有力支持高品质科创企业的股权融资。在股权融资提升的同时,科创板上市企业实际上也获得了债券发行机会和更多的银行信贷。
同时,科创板公司始终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在2022年合计金额达1312.42亿元,年增率32.10%。其中包括亚虹医药、海创医药等在内的70家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超过30%。另一方面,研发队伍不断扩容,截至2022年底,科创板研发大军已超过19万人,平均每家公司超过370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超三成,中国通号、传音控股等34家公司的研发团队规模在千人以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