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台大分院即日起至6月底办理器官捐赠宣导活动,副院长蔡孟昆说,2020年迄今,已协助20名大爱捐赠者,完成58件器官组织捐赠工作,见证58个家庭的重生,目前正筹备通过其他器官移植资格,推动大新竹地区器官移植医疗更臻完善。
蔡孟昆表示,器官移植手术相当精细且复杂,移植医院需先通过卫福部审查核准,新竹台大分院为大新竹地区唯一同时具备肾臟及眼角膜移植资格的医院。社工室主任林世媛说,台湾移植医学发展已臻成熟,但该院推动器官捐赠多年,2020年至今成功捐赠器官者仅仅4人,全台仍有1万多人在等待器官移植,显示器官捐赠劝募工作艰辛与不易。
林世媛也分享,社工师在临床工作发现,国人受民情文化、宗教等观念影响,对捐赠器官的接受度还有待提升,但实际接触许多民眾都非常认同器官捐赠理念,但因为不曾有「表达意愿」的契机,或是早年签署的器捐卡,意愿未成功注记健保IC卡,而错失表达意愿的机会。
社工师郑芷伃也分享经验,51岁陈先生,因为心肌梗塞而脑部缺氧,急救后医师告知陈太太,陈先生目前状态接近「脑死」,陈太太表示,先生曾与自己讨论过器官捐赠的意愿,希望医疗团队可以完成先生心愿,延续先生对生命的热爱。
然而陈先生的手足们因未曾听闻陈先生提及相关话题,迟迟无法支持陈太太的决定,并希望陈太太做为妻子,应守护先生的身体。陈太太当时焦急地询问,知道先生回不来了,也知道大伯、小叔是舍不得先生,但先生平时热心助人,器官捐赠是他的心愿,难道无法帮他完成吗?
经健保IC卡查询,社工师向陈先生手足们说明健保IC卡内有注记器官捐赠意愿,证明器官捐赠确实是陈先生的决定,以此化解他们心中的疑虑,最后陈先生的家人们都支持陈先生捐赠器官,医疗团队得知后紧急启动捐赠流程,经过2次脑死判定,完成陈先生及家属的心愿。
新竹台大分院新竹医院、生医医院竹北及竹东院区即日起至6月30日办理「One Life Live Twice」器官捐赠宣导系列活动,同步于门诊大厅设置器官捐赠同意书签卡站,即时提供「器官捐赠」、「预立医疗决定」及「预立安寧缓和医疗」等签署意愿谘询,提升民眾对器官捐赠的认识与支持。
新竹台大分院指出,鼓励民眾为生命自主尽早发声,与家人沟通,也可至社会工作室谘询,活动以外时间,则可至医院的门诊大厅服务台索取「器官捐赠同意书」。18岁以上成年人签署「器官捐赠同意书」无须见证人即可现场完成;「预立安寧缓和医疗暨维生医疗抉择医院书」签署则需要2名见证人;「预立医疗决定」请预约谘商门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