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强调,在今年5月刚赴G2区监测,调查发现共77群株柴山多杯孔珊瑚,此结果比去年同期所发现68群株的数量更多,希望外界在关切柴山多杯孔珊瑚的生长状况时,勿以一时的沙来沙往现象,就骤下断言柴山多杯孔珊瑚被活埋,应以长期的监测结果来瞭解柴山多杯孔珊瑚的生长状况。
中油指出,熟悉大潭生态的人都知道,柴山多杯孔珊瑚普遍分布于水深1.9±0.3公尺处,潘先生若是仅到水深1.63公尺处勘查,只是到柴山多杯孔珊瑚生长区域的边缘,仅发现5群株的柴山多杯孔珊瑚,也合乎常情。
此外,潘先生脸书上所发布的照片,有大部分是为调查壳状珊瑚藻所拉测线的标籤,实不应以此去推论其他的柴山多杯孔珊瑚已完全失去踪影。
根据中油长期监测结果得知,大潭藻礁区在夏季本就容易有积沙现象,秋季来临时积沙又会被水流带走,这沙来沙往的特性是关心大潭藻礁的人都充分瞭解。
此外,针对潘先生指「只要三接有新的海上工程进行,大潭藻礁岸边就会出现被浪潮打到岸边的尸块」,中油回应认为,此推论太过武断。早在2019年4月天然气第三接收站未施工前,生态调查人员所拍摄的大潭藻礁G1区影片,当时即已出现满地都是礁石碎片,证明大自然的沙来沙往、海岸边的剧烈扰动等大自然变化,才是造成藻礁礁石碎片的主因,并不是三接工程造成。
中油强调,欢迎各界一起关切大潭藻礁生态,但藻礁生态需要长期的监测才能够瞭解其真实状况,盼各界能够以大时间尺度来观察,勿以一时的淤积现象以偏概全就认定藻礁生态被破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