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劳工局26日针对临海工业区工厂实施工安督检,2家受检单位总计共有9项缺失,将依法裁罚23万元。针对有立即发生感电、坠落危险之虞之2处作业场所,亦当场开单勒令停工。
日前于临海工业区某资源处理工厂发生的重大职业灾害,劳工局初步调查发现,工厂业者轻忽非经常性清理、修护作业的安全,加上将高风险作业外包,又疏于承揽管理。劳工局除已勒令该工作场所停工改善外,对于工厂疏于承揽共同作业管理的缺失,亦将依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定裁处最高15万元罚锾,全案报告书于核定后并将移请地检署追究相关人等刑事责任。
目前劳工局首先针对钢铁业、金属制品制造业与相关资源处理业为主的临海工业区执行强力工安督检,
劳工局长周登春呼吁业者,不要轻忽非经常性作业的危害风险,应重新检视、评估并强化「非经常性作业管理」的执行层面,提升作业许可与管理决行层级。
劳工局表示,即日起将锁定工业区钢铁业、金属制品制造业与相关资源处理业,进行安全卫生专案督检,除督促业者预防坠落、感电、物体飞落、卷夹及被撞等制造业工厂重点的危害事项外,并特别针对业者容易疏忽的临时性、短期性等非经常性作业,促使雇主落实各个细节的安全评估与管理,以避免发生职业灾害。
周登春强调,事业单位通常将管理的重心放在例行产能有关的事项上,导致临时性、短期性作业常出现管理盲区,甚至缺乏有效管理规划的情形,尤其是厂内的3K作,若再透过发包方式由承揽人进行作业,其所属劳工常为非固定人员,对现场危害及风险的认知与警觉性较低,加上对该等劳工缺乏完整工安教育训练协助,发生职业灾害的风险将随之增加,因此厂方务必再详细规划执行「非经常性作业管理」,如将非经常性的维修和高危害性作业外包承揽,也要完善相关作业承揽管理计画。
劳检处亦同步提供工安宣导与辅导的服务,欢迎业者致电劳工局洽询。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