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本土登革热今天新增14例,累计已达116例,国家卫生研究院蚊媒传染病防治研究中心目前在6区21里布设242个诱卵桶监测,截至28日调查显示,仍以仁德区病媒蚊指数最高,其次为东区及善化区。
鉴于环境中病媒蚊指数仍偏高,显示仍有隐藏孳生源,台南市登革热防治中心主任苏世斌呼吁,落实孳清是登革热防治重中之重,单靠政府努力,成效有限,呼吁市民雨后务必落实孳清,杜绝登革热疫情传播风险。
台南市登革热防治中心公布今天新增病例,其中仁德区8例、东区5例、善化区1例,年龄介于12岁至83岁,2例是由诊所或医院通报确诊,12例由防治中心扩大採检发现,经过疫情调查结果,所有的案例其居住地或活动地均与仁德及东区高风险区有关。
国卫院蚊媒传染病防治研究中心黄旌集博士近来协助进行高风险区域登革热病媒蚊密度调查、化学防治药效测试及确诊病例流行病学相关数据分析等研究。
根据近期国卫院收集调查数据显示,6月初大雨后,高风险区域病媒蚊指数有逐渐上升趋势,发生第1例本土病例时,国卫院立即在确诊病例住家周边区域增加诱卵桶布设密度,目前在有确诊病例发生的6区21里共布设242个诱卵桶监测,以利取得详尽病媒蚊密度资讯,截至28日调查数据显示,仁德区病媒蚊指数最高,其次为东区及善化区。
登防中心指出,观察近3周累积数据,发现各区强力动员孳清有效,积水容器数及阳性容器比例皆呈下降趋势,另,从调查数据中也发现,执行户内外化学防治确实有其成效,化学防治完,周边病媒蚊指数皆大幅下降。
不过,后2周因周边及家户内孳生源未完全清除,尚有隐藏孳生源存在,导致数据微幅回升,加上近期时有午后阵雨,影响户外化学药剂药效维持时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