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变迁调查,18岁以上国人糖尿病前期盛行率达25%,也就是每4人有1人处于糖尿病发生的高风险,如何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发生是重要议题。营养师沈宛徵表示,只要调整饮食,就有机会逆转糖尿病。她建议可从3方向来调整饮食习惯,即每餐吃7分饱、吃饭定时定量及优先选择未精致淀粉,就有机会让血糖回復到正常值。

沈宛徵在脸书专页「沈宛徵营养师」发文表示,很多糖尿病前期患者都会讶异,明明身材不胖为何还是确诊?她解释,当胰岛素分泌出状况,细胞或组织胰岛素阻抗增加,无法有效将血糖转换成能量时,血糖会逐渐升高,肾臟会将无法利用的血糖,连带大量水分一起排出,因此有些人会出现「吃多、喝多、尿多、体重减轻」的情形。

沈宛徵进一步指出,若血糖平均值符合以下任一指标,饭前血糖介于100~125mg/Dl;饭后2小时血糖介于140~199mg/dL;HbA1C(醣化血色素)介于5.7~6.4%,就代表已步入糖尿病前期阶段。

沈宛徵表示,若检查出糖尿病前期,其实只要调整饮食,就有机会逆转糖尿病,让血糖回復到正常值。她建议可从3个方向来调整饮食习惯:

1、控制热量,每餐吃7分饱:沈宛徵强调,血糖过高不见得是某单一食物所引起,往往是因长期热量摄取过量或习惯精致饮食,才使血糖上升过快、影响胰岛素分泌。她表示,了解食物种类及身体需求有助稳定血糖;但若不易执行,也没有计算热量的习惯,可先从每餐吃7分饱、戒零食、下午茶及宵夜等方式开始。

2、定时定量:沈宛徵表示,根据刊登在《Nutrients》上的研究发现,1天只吃一餐者,相较每天吃3餐的人,空腹血糖值更高、清晨的葡萄糖耐性也较差。因此,她指出,固定时间吃固定的量,能确保身体持续提供能量,有助维持血糖稳定,并让胰岛素有效率地发挥作用。

3、优先选未精致淀粉:沈宛徵说,有些人得了糖尿病后,为控制血糖而怕吃饭,却无意间在正餐外摄取苏打饼或吐司麵包,反导致热量破表;其实只要均衡、适量,糖尿病什么都可以吃。因此,她建议,除了注意含醣量高的淀粉类食物摄取份量外,不妨将精致类淀粉替换成「未精致淀粉」,如五谷米、根茎类食物,就算不刻意减少份量,也有助调节血糖。

最后,沈宛徵提醒,通常糖尿病前期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定期健康检查是重要的一步;若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也可善加利用血糖机或血糖监测的工具,随时观察血糖变化,来调整饮食。她表示,多数糖尿病前期的人只要调整了饮食、生活作息及培养运动习惯,还是能找回健康。

#血糖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逆转糖尿病 #控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