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叶伦从今天起展开连续4天的北京访问行程,这是继国务卿布林肯之后,美国华府时隔半个月再度派出高层前往中国。儘管美国财政部资深官员先前曾说,预期此行不会有重大突破,叶伦也不会与习近平见面,但这次出访仍被外界视为双方阻止关系进一步恶化的关键。
根据英国《卫报》、BBC报导,叶伦(Janet Yellen)自7月6日至9日访问北京,预估将会见中国新任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等官员,就双边经济关系、解决气候变迁等问题上进行讨论。外媒认为,相较于美国歷任财政部长,叶伦看待世界局势的角度更为全球化,她曾在今年初表示:「在经济上完全分离,对美中两国来说将是一场灾难,也会破坏其他地区的稳定。」因此在面对北京时,态度将更为缓和。
国际货币基金(IMF)前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夫(Ken Rogoff)告诉BBC,相较于布林肯以国务卿身分扮演「坏警察」,提及诸如台湾、俄乌战争等敏感议题,叶伦此行将扮「白脸」,强调美中两国的共通之处,以利双方后续合作;另一方面也会在智慧财产权法、市场准入等事务维持坚定态度,向北京施压。。
报导指出,儘管美中「脱鉤」讨论甚嚣尘上,从实际贸易数字仍可看出双方对彼此的依赖。两国之间的贸易在2022年连续第三年成长,官方资料显示,中国去年向美国出口贸易额超过5360亿美元(约新台币16.7兆元),而美国向中国出口贸易额为1540亿美元(约新台币4.8兆元)。
夏威夷大学亚洲研究教授哈维特(Eric Harwit)表示,如果拜登2024年成功连任,预料将进一步「松动」川普执政时期设下的许多贸易和关税限制,特别是在那些与高科技产业无关的领域。
北京3日才宣布,将从8月1日起限制半导体关键材料镓、锗出口,被解读为对西方国家晶片围堵的反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