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价不断上升的通膨时代,竞争品牌一个选择冻涨,另一个却选择涨价,谁才会是赢家?中场答案揭晓,Zara新女王不仅成功把品牌变贵,还让客人乖乖埋单。

拥有品牌Zara的全球快时尚龙头英德斯(Inditex),以涨价拉抬净利,今年6月公布的第1季财报显示,不只营收较去年同期成长1成3,净利更一举飙升54%。

相比之下,对手H&M选择冻涨来吸收通膨成本,不仅营收成长幅度不敌英德斯,去年营业利益率更狂掉53%,今年则未能公布第2季获利。

这一切,都发生在英德斯新掌门人、现年39岁的玛尔塔(Marta Ortega Pérez)掌舵之后。她是英德斯创办人奥尔特加(Amancio Ortega)的小女儿;去年4月,成为该公司的集团总裁。

虽然Zara涨价,但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尤其同为英德斯旗下的Massimo Dutti等中高价品牌,在2020年还面临亏损。

但玛尔塔真正的手腕在于,重新定义Zara的定位。LV、香奈儿等奢侈品牌即使多次涨价,营收、获利却依然成长,让她看到了Zara往精品靠拢的机会。与其继续在快时尚领域厮杀,不如在通膨时代,成为精品界的新星。

《华尔街日报》认为Zara原本就较对手高檔,再将品牌定位向上挪移,拉开与中国超廉价时尚Shein的距离,更让停在原地的H&M如坐针毡。另一方面,它还能收穫一群不想掏太多钱,却想买奢侈品的顾客。

既然Zara要成为奢侈品,不只核心思想、形象、就连传递的价值都要与以往有所不同。Zara重新定位成精品的第1步,就是靠玛尔塔本人对精品的熟悉与热爱。

例如,Zara近几年旗下推出多个高级服饰支线,包括街头风格的SRPLS系列、极简风格的Origins等——背后推手都是玛尔塔。

她从小在时尚圈长大,留着一头金色微卷短髮,最常运用的穿搭是Zara的垂坠单品、Celine的平底凉鞋、爱马仕(Hermès)软皮包。她是义大利精品品牌Valentino时装走秀的座上常客,也是许多知名时装设计师的狂粉。

当她开始涉足家族生意,就主动找上大咖设计师为Zara效力。例如,她找上罗德里格斯(Narciso Rodriguez)设计联名限量服饰,他是多位美国第一夫人御用时装设计师;也找上巴伦(Fabien Baron)设计化妆品,他的客户包括LV、迪奥(Dior)等。

「她的父亲创办了一间企业,她则建立了一个社群,」巴伦起初没有发现,谦虚的玛尔塔是时尚巨头之女,「她给Zara带来的,是以前没有的精致感。」

她迈入精品圈的第2步,则是提升门市体验,直接搬到精品同业的隔壁。

门市一向是Zara最重视的广告媒介,每两周门市服饰就会全面换新。如今每间店面变得更大、更豪华,并删减整体的门市数,让客人将Zara跟其他的奢侈品牌联想在一起,复制购买精品的感受。

接着,再锁定巴黎核心商业战区,直接与同业比邻。从艺廊改建的新门市,位于香榭丽舍大道,被各式精品店围绕,总面积逾800坪,这里刻意将衣服零散排列,犹如展示艺术品。

这正是玛尔塔想要精心提升的品牌形象。「我认为必须在高级时装和大街时尚之间、在艺术和功能之间,建立起连结的桥梁,」她告诉《华尔街日报》。去年英德斯各品牌门市数量虽减少一成,但门市贡献的营收却大增23%。

变身精品的第3步,则在于「涨价」本身——不再依循快时尚惯例,对齐全球售价,而是採取精品的弹性定价,随着市场而异。

投资银行RBC欧洲分析师钱博林(Richard Chamberlain)在报告中揭露,比对Zara的40件产品后发现,同一件衣服的售价与总部所在地西班牙相比,在美国、墨西哥等市场可以高出6成;在波斯湾阿拉伯国家,甚至高出7成到9成。

英德斯的确也在这些高价市场积极展店,尤其是高含金量的中东,去年便新增逾20家新门市。

Zara的涨价,不光只是拉抬起「绝对性」的价格,更是在「相对性」的品牌定位上「向上提升」。

当它跳脱出快时尚的标籤桎梏,在消费者的心中成功跃升到精品界的阶层,就能涨价得理所当然,让消费者为它的新价值埋单。

「不应只有少数人能够获得高品质衣服,我们希望所有顾客都能拥有,」玛尔塔表示。儘管新任快时尚女王的任务艰鉅,但至少在短短一年内,就成功推升了Zara的品牌定位与价值。她已经证明自己,有能力助Zara更上一层楼。

※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Zara #快时尚 #服饰 #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