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牛津研究团队对于半导体周期变动的长期研究,显示半导体周期很少呈现对称,通常是下跌时相当急剧,随后会出现相当漫长的缓和復甦。「这次的周期没什么理由会有所不同」,牛津团队指出,虽然半导体周期可能已经触底,目前预计最初的谷底反弹将是较为温和,低缓的復甦曲线将与全球经济大幅放缓同时发生,晶片相关的产业復甦,初期可能只会对亚洲经济增长作出「适度」贡献。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年增在5月下降21.1%,虽与4月份和3月份的收缩幅度相似,牛津指出,但从单月变化来看,市场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低谷,且GDP受到半导体低迷打击最严重的亚洲经济体,依次为台湾、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例如台湾2023年GDP年增率因此被牛津下修到只剩0.1%、韩国0.8%。
牛津表示,所幸各国厂商面对困境仍持续努力改善库存、争取新订单动力,贸易数据显示趋势正在改变,亚洲半导体出口近几个月趋于平稳,目前及至年底,马来西亚、台湾和新加坡的GDP增长率上衝到6%左右,意味着这四国今年下半年的增长将有望强劲回升,也就是说,半导体復甦最终应该会加快步伐。
牛津团队指出,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传统电子产品的最终需求仍然疲软,但有证据显示,随着疫情期间购买的设备已需开始替换,需求将很快开始回升。此外,AI人工智能正转化出晶片的更大需求,领先制造商台积电为因应Nvidia的高度需求,第二季度销售强劲,惟AI不会立即成为解决全球晶片需求的灵丹妙药,它是一个相对新生的市场、增长基础很小,它的最终用途需求将是一个长期的旅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