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长谢国梁上任后,致力推动「行人友善」政策,已比往年大幅降低行人交通事故。有鉴于学童过马路时,可能仍有车辆未注意到而未礼让,故将再评估推行「举手走行穿,有礼过马路」的政策,亦即参考日本做法,鼓励学童过马路时举手示警,并已将政策提议上传政策平台,欢迎民眾表达意见。
交通处表示,为落实「行人友善」政策,基市府致力改善行人步行环境,除了加强宣导行驶车辆应优先礼让行人外,近期也在基隆市区架设I-VOTING公共政策网路参与宣导看板,并提出学童「举手走行穿,有礼过马路」议案,希望提供民眾一同讨论、参与并凝聚共识的平台,作为政策形成及施行的民意依据。
交通处指出,透过市府积极的宣导及执法,已让驾驶者逐渐建立起车辆礼让行人的观念。为了营造更安全的用路友善环境,市府将针对行人应尽的义务加强宣导。
本政策以学童安全用路权益为政策研议重点,考量学童因身高因素,行经路口不易被驾驶者发觉,因此由交通处提议「举手走行穿,有礼过马路」I-VOTING公共参与提案,让学童在行经路口及行人穿越道时,建立以举手示意及礼貌点头动作等习惯,提醒车辆驾驶人留意学童用路情况,除了避免危险及憾事产生外,亦让用路人间互动更有礼温馨,营造优质舒适的宜居城市。
交通处呼吁,欢迎对I-VOTING提案议题有兴趣的市民朋友们,可以至基隆市公共政策网路参与平臺(https://klcg.join.gov.tw/policies/detail/fdc5f56c-1023-4f4b-aa26-3ad25d260122)表达建议,基隆市府将透过多元沟通的途径,徵询各方意见,使政策完备并符合民意,共创优质友善的城市宜居环境。
但截至报导刊出时,可明显看到民眾意见反对远大于赞成。发表意见民眾认为礼让行人本来就是考驾照时教的,为何还要反过来要求学童要举手;也有网友说,应该靠缩减车道宽度以降低车速及缩短行穿线长度等设施,才能改善学童安全;还有网友认为应该要由交通部全国统一推动,否则会让学童混淆。
本报另发现,目前该政策主题已「暂停评论」,因此是否能够达到民眾实质对政策表达意见的目标,可能还有待商榷。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