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流行语不断更新,一名男网友分享,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与社会脱节太久,表妹常在IG上发鸡汤文鼓励大家正向思考,但偶尔又会突然说「我emo了!」,让他完全看不懂这在演哪出,引起网友热烈讨论,不少内行人表示,emo就emotion的缩写,现在算是个网路流行语,用来表示忧郁、伤感、不满意等意思。
一名网友昨在PTT上发文表示,他最近滑IG看表妹经常发一些鸡汤文,鼓励大家会越来越好,然后偶尔又会突然说什么「emo」了,让他完全看不懂这是在演哪一出,也忍不住好奇询问「这是什么新世代潮流?」
贴文引起网友讨论,「来自emotion,忧郁的意思」、「就抑郁啦」、「我40岁都知道这是忧郁的意思,原PO到底几岁」、「emo就是有情绪」、「Emotional damage也很常听到」、「emo这个用法真的很蠢」。
而「emo」最早起源于1980年代的美国华盛顿,当时流行的一款音乐「emotional hardcore」,简称「emocore」或「emo」,乐团在表演时会流露出自然的情绪,影响后来的摇滚乐很多。到了2021年「emo」这个词在大陆爆红,成为大陆年轻人爱用的流行语,在微博、抖音与小红书等平台上很常见,多用来表达心情不好、伤感、我不满意等意思,就是「emotional(情绪化)」的缩写。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