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以色列准备进入加萨走廊清除哈马斯,伊朗终于明确表达立场,声称以色列一旦进入加萨,伊朗将对以色列开辟第2战场之外,同时可能联合其周围的什叶派民兵组织与亲伊朗国家,组成一个围剿以色列的联盟。如此一来以色列军事上将腹背受敌,外交上更加孤立,美国总统拜登支持以色列的同时背负着乌克兰重担进入总统大选,还得留意紧绷的台海情势,整个世界形势陷入严重惊惶与不安之中。
伊朗虽然否认是哈马斯袭击以色列的背后主导者,但已然表明将在以色列进入加萨时发动对以色列战争。伊朗的目标很明显,即便在中国的斡旋下于今年3月与沙乌地阿拉伯签订了联合声明,并恢復沙、伊两国的外交关系,但仍透过巴勒斯坦的哈马斯突袭以色列来阻止以色列与沙乌地建交。国际政治专家指出,这是长年以来伊斯兰教什叶派领袖伊朗与逊尼派领袖沙乌地争夺伊斯兰世界影响力与中东地缘政治新场景。
到目前为止,伊朗的策略相当成功,但是对于中东情势的发展,伊朗显然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哈马斯屠杀千余名以色列与其他国籍的无辜民眾,以色列不可能忍气吞声毫无作为,在应对以色列对哈马斯的清剿行动时,伊朗必须联合以色列周围的什叶派组织共同把以色列逼出加萨,而撬动杠杆的施力点则是即将进行大选的美国。伊朗与大多数国家都估计,面对美国大选,拜登没有能力在经济衰退阴影笼罩之际,还能同时维持乌克兰与以色列两场战争。现在拜登要求以色列不要在加萨驻军,显然是想藉此避免战事扩大。
如果伊朗对以色列开辟第2战场没有成功压制以色列,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势必大跌,因此这场赌注伊朗也压了很重的筹码。除了哈马斯之外,伊朗对以色列开战还有其他几个帮手,主要是几个中东国家什叶派民兵组织。《华尔街日报》曾引述消息来源说,伊朗自8月以来与哈马斯合作计划侵犯以色列边境,在贝鲁特开了几次会议,参加会议的应该就是伊朗计划中的帮手,除了发动突袭的主角哈马斯,还有黎巴嫩真主党、伊拉克真主党与叙利亚。这些国家与派别都分布在以色列的周围。
其中黎巴嫩真主党是1980年代两伊战争(伊拉克vs.伊朗)期间由伊朗培植的势力,每年接受伊朗数亿美元经费援助,并提供武器、军事与情报训练,他们参与所有伊朗与外国衝突,包括对伊拉克、叙利亚、叶门与以色列。哈马斯也是伊朗于1987年培植用来对抗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领导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武装团体。至于叙利亚,在阿萨德政权倒台后,伊朗在叙利亚经营多达13个军事基地,还有5个师的驻军,届时也会成为伊朗的战友。此外,在内战中的叙利亚靠近伊拉克边境还有一支真主党民兵旅,控制着伊朗、伊拉克与叙利亚间部队与物资调动通道。这些都是伊朗可以调动来围攻以色列的盟友。
美国斡旋《亚伯拉罕协议》拉拢伊斯兰逊尼派政权掌握的阿拉伯国家,让他们逐渐与以色列和解,最终引起什叶派的反弹。其实,从伊斯兰世界领导权之争来看,就算没有以色列与巴勒斯坦衝突问题,中东也难有安寧之日。最后这片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所称「流淌着奶与蜜」的「应许之地」,却无法免于大国操弄,摆脱不了战火频仍与颠沛流离的命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