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常在典籍中看到,甚至现代人在许多小说中,都常听闻的所谓「洞天福地」的说法确有此地。位于江西峡江县内的玉笥山正是兼具「洞天」与「福地」之称的道教名山。具体为道教第十七洞天的太玄法乐天与第九福地的郁木洞,上古神话大禹学习治水之法的故事就发生于此。如今在发展之下,也在2022年被评为大陆国家AAAA级景区。
而在此修道的道长也娓娓道来此地歷史因缘,解释多个流派的道教修行差异,并指出所谓修道者「逍遥神仙」的认知只是种误解,实际上修道之人是最守戒律的,但就像儒家思想一样,修道有成之后就「随心所欲不逾矩」。
回顾歷史,从秦汉时期孔丘明等10人隐于玉山修真悟道,其中九人成龙飞升之始,直至唐宋时期洞天福地学说兴起,玉笥山作为修真悟道、养生避祸的神仙之地盛极一时。
从典籍记载,玉笥山从唐代开始编辑山志《玉笥山祖记实录》一书,经唐、宋、元、明、清五代各编一集,合五集为今天的《玉笥实录》。元代大诗人揭斯在《承天宫记》一文中写道:「天下称名山在大江之西者有三:曰匡庐、曰皂,曰玉笋,而玉筒尤为天下绝境。」
而其中的「云腾飙驭祠」为当时唐朝吉州刺史吴云储祠庙,在贞观七年(西元633年)庐陵太守吴世云罢任归隐玉笥山,居何君洞,拜仆固仙师为师,后全家得道。直至天宝六年(747年)唐玄宗遣中使崔明调研祠庙「灵验显圣」之实,后,遂立庙于玉笥山鸳鸯峰,封为「华岳府主」,庙名「云腾」。
直至元朝末年战火,玉笋山道教建筑群毁于兵火,道眾星散。明代以来,玉笥山道教活动的中心开始由福地所处的「承天宫」、 洞天所处的「大秀官」转移到「云腾飙驭祠」。在当地官方支持下,于2021年由固定处所升格为宫观。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