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委员会国家海洋研究院与农业部水产试验合作于今年在水试所海水养殖研究中心建置大型海藻培育场,并成功培育本土2种大型海藻。量化採收的海藻未来可高值化应用于食品、生医、能源及环保等产业。
国海院院长陈建宏23日表示,为因应气候变迁对我国生态环境及国家安全威胁,去年3月及12月政府分别公布「台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及策略总说明」及「12项关键战略行动计画」。国海院为推展12项关键战略中的第9项「自然碳匯」,今年与水试所共同开发陆域大型海藻培育槽及本土大型藻种量化技术,藉以提供稳定的种苗来源,对于海洋栖地復育及提升海洋碳匯能力都有所助益。
国海院配合中央的自然碳匯,今年研究人员于台湾南部海域採集48种本土种大型海藻,并将採集的新鲜藻体移至陆域水槽内培育及量化大型海藻。合作研究团队透过设计陆域水槽及改良藻种生产培育模式,包括调控自然光源、使用流水培育不施肥、设置气泡幕,以及降低採收藻体的人力成本等,藉以稳定提供藻种来源予高值化循环应用。
大型海藻嗣经团队培育后,目前筛选出2种本土大型海藻:长茎葡萄蕨藻(俗称海葡萄)和粗龙鬚菜,适合量产。这些藻种在培育及量化过程中皆渡过夏季高水温及盐度变动大等不利培育的水文环境条件,经过1个月培育后的生物量变化,长茎葡萄蕨藻的生长速度最快,约增长9倍,而粗龙鬚菜增长3倍。
另外,国海院于今年7月13日将量化的大型海藻提供给水试所,并由水试二号试验船将大型海藻载运至台湾海峡的人工表层藻场设施座培育试验,现已在夏季高水温的水文环境中培育这些大型海藻,量化的大型海藻未来将应用于海洋碳匯的相关研究。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