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员近日在国际医学期刊发表论文表示,在中国取消新冠清零政策后今年前7个月,通过超音波确诊的胎儿内臟逆位病例发生率,是过往8年平均年发病率的4倍多,研究人员认为其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
据《东网》报导,上周四(2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王彦林领衔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分析了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和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2家大型妇产科医院的病例,包括从2014年1月至2023年7月间,通过产前超音波诊断确诊为先天性内臟逆位的胎儿比例。
研究结果发现,在今年前7个月,2家医院中确诊为内臟逆位的胎儿数量显着增加,共发现52宗全内臟逆位和4例部分内臟逆位。根据观察结果提示,新冠感染与胎儿内臟逆位之间可能存在关联。
论文又表示,新冠流行与胎儿内臟逆位发生率增加之间的确切因果关系尚未完全阐明,而内臟逆位本身发病率低、基数小,即使增加了几倍,逆位诊断仍然极其罕见,建议孕妇及其家人不必过度焦虑。目前观察到的现象是否与新冠感染有直接关系,尚无明确的证据。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