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爆夯,金管会发出示警。证期局副局长高晶萍7日指出,截至今年9月底统计资料,目前市场上已有237檔ETF挂牌交易,规模超过新台币3.2兆元,显示ETF已成为投资人投资时的热门选择,不过,她特别指出,高股息ETF并非适合所有投资人、高息频率ETF交易成本恐较高、ESG ETF适合长期定期定额、期货信托ETF、杠杆或反向型ET具有杠杆操作及反向操作风险、市价与净值有差,恐有折溢价问题。投资前应考量自身投资理财需求及目标,熟悉各种类ETF的产品特性以及注意相关风险。
高晶萍指出,由于ETF商品种类多元,属性与风险亦不同,民眾应依自身之投资需求、目的与风险承受度等,选择适合的ETF。她举出五项注意,一、「高股息ETF」诉求以股息率作为选股指标,可能较适合需要有定期取得现金流的投资人;二、诉求「高配息频率的ETF」可能须承担较高的交易及配息成本,投资人投资时亦应一併考量。
三、「诉求ESG、成长潜力的原型证券投资信托ETF」则适合投资人以长期定期定额方式买进;四、「期货信托ETF、杠杆或反向型ETF」属策略交易型产品,具有杠杆操作及反向操作风险,其投资盈亏深受市场波动与复利效果影响,投资人需留意风险。
五、ETF与一般基金交易方式不同,可以直接透过证券经纪商下单,在次级市场上买卖,因此会有「市价与净值」两种价格,ETF在次级市场的交易价格是由次级市场的供给及需求所决定,可能不同于净值而产生折价或溢价的情形,若交易价格高于净值,则为溢价,若交易价格低于净值,则为折价。
高晶萍指出,一般折溢价超过3%,投信就要公告于官网提醒投资人。投资人应注意ETF折溢价情形,例如倘若溢价幅度太高,根据市场调节机制,市价最终会往净值靠拢,换句话说,买到高溢价ETF的投资人就容易因溢价收敛而造成亏损。
ETF种类依法规架构分类,可区分为依证券投资信托及顾问法发行之证券投资信托ETF及依期货交易法发行之期货信托ETF;从追踪之标的指数性质区分,可区分为衡量市场表现的一般市场指数及包含特定选股策略的策略指数(例如高股息、低波动、ESG等Smart Beta ETF);从标的指数资产区分,可区分为股票、债券与商品等;从ETF实际投资组合而言,有实际投资在股票、债券的原型证券投资信托ETF,及从事期货的期货信托ETF、杠杆或反向型ETF。
高晶萍提醒,ETF在产品面及市场面的两大资讯,是投资人必须深入了解的。在产品面部分,投资人在挑选ETF时,除了挑选符合自身投资需求及相关风险承受的ETF外,亦应了解ETF所追踪的标的指数、成分证券或商品、并追踪差距(TD)或追踪误差(TE)等,在投信公司网站或公开资讯观测站都可以找到相关资讯;市场面部分,则应该注意买卖报价、交易量及ETF折溢价差等资讯,在基本市况报导网站可以找到相关资讯。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