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患者中五分之一是心房颤动患者,无症状的心房颤动者却多达4分之1,成为中风患者中的高危险群,臺大云林分院10月起进入部分长青食堂为65岁以上老人以移动心电图仪筛检。内科部教授林亮宇表示,心房颤动从阵发到持续心房组织恶化约1至2年,若确诊是患者,可採冷冻消融法。
心房颤动的全球盛行率超过100分之1,70岁以上盛行率高达1成,心房颤动时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呈现颤动或蠕动,造成血液在心房中流动缓慢,容易淤积产生血栓,血栓可能造成栓筛性中风,心房颤动患者的中风机率是一般人5倍,甚至有心臟衰竭风险。
臺大云林分院内科部主任林亮宇教授指出,心房颤动大部分原因是左心房的肺静脉不正常放电,若未治疗可能从阵发性演变成持续性,但有多达四分之一患者无症状未就诊而成为中风高危险群。
为了筛检出高危险群,臺大云林分院今年10月在先前的「社区阿波罗计画」基础下,进入社区长青食堂或关怀据点以移动式心电图仪筛检,只要手指放在仪器上30秒即可判读,目前已筛出约8人心律异常,但上无心房颤动者。
林亮宇说,心房颤动患者的改善方法是以「高频电烧」或「冷冻消融术」隔绝肺静脉传导组织,冷冻疗法是现今利用导管治疗的标准疗法。
冷冻消融术作法是以一根侦测导管伸入心房的肺静脉,打起气球导管定位,接着打显影剂测试肺静脉封堵状况并进行冷冻消融,3分钟即可确认电静脉讯号是否已被隔绝。
云林县1名54岁男性已持续心房颤动一年,正常左心房约4公分,该患者已变成4.9公分,臺大云林分院心臟内科医师、内科部副主任邱富群以冷冻消融术治疗之,效果良好。
邱富群表示,心房颤动需要透过心电图检查来诊断,特徵是心室的收缩频率不规则,治疗上要服用抗血栓药物预防中风,若演变成持续性心房颤动,需要透过心导管手术才能改善。
林亮宇表示,不论电烧或冷冻消融肺静脉传导组织,成果差不多,但冷冻消融术的再復发率优于高频电烧,手术时间也大为缩短。两者都有部分健保给付,但需自购医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