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疫后出现就医反弹,许多疫情期间不敢外出的人,纷纷回归医疗常态,导致医疗服务使用量上升,点值下滑。健保署今提案动支,将西医基层、医院、中医的点值补至2019年水准,确保1点等于0.9元。医疗改革基金会对此持保留态度,认为既然有延迟就医,就表示过去几年医疗服务提供者在总额之下多拿了钱,点值一度升至1.1元,呼吁政府若要补点值,应採全年平均计算,勿动健保财源脑筋,否则就是将健保财务当作政治公关的提款机。
医改会董事长刘淑琼表示,健保会的角色是备查,换句话说,健保委员是被告知卫福部的决定,只有「准予备查」、「不予备查」两种选择,决定权还是在卫福部。今日健保会中,包括付费者代表、公正人士和部分学者专家都反对动用安全准备金。
刘淑琼说,面对延迟就医导致的服务提供量增加,在制度上给予一定的补救是合理的,也是应该要给的。健保总额中已编列8亿元的「非预期风险及政策改变经费」,医改会认为应从这笔款项来支用。
健保署主张,民国92年至今,歷年没有用掉、滚入安全准备金的「非预期风险及政策改变经费」共累积89.7亿,不够了就应拿来用,但刘淑琼表示,安全准备金是水库的概念,不应该这样计算。另健保署也主张,政府拨补240亿给健保基金,但经了解,当时政府很清楚地说明,这笔钱是要用来补安全准备金的不足,如符合至少1个月的水位,就不必涨保费,这笔钱的挹注是出于此考量,而不是当医疗利用率提高,就拨补给医疗服务提供者。
刘淑琼指出,健保安全准备金至今都没有动支的规范,包括动支的条件、范围都未明定,必须对此提出配套。若8亿的「非预期风险及政策改变经费」不足以公平地补足各总额部门的点值,就应编列公务预算支应。
新冠疫情是非常时期、非常状况,许多病人延迟就医。刘淑琼表示,这也意味着过去几年间,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在总额之下多拿了钱。服务量少、总额不变之下,1点曾经等于1.1元,因此今日亦有付费者代表质疑,当初点值好时,医界都不说话,现在才来争取补点值配套。
「大家都希望健保财务永续,不要轻易去动健保财务的脑筋,这无疑是政府把健保的钱当作政治公关的提款机」。刘淑琼强调,健保会的执掌只能管到8亿元的「非预期风险及政策改变经费」,最后的决定权在卫福部。政府必须考量公平性,且要全年结算,才是对医疗服务提供者、付费者公平的作法。如小型诊所有现金流问题,建议可先预支,年底再多退少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