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车站计画与轻轨共构等重大建设进度延迟,市议员陈建名质疑是否是要让远雄后站都更死灰復燃?市府则表示,连办座谈会与公厅会就是要扩大民间参与、吸纳专家意见,同时为以城市百年计画为设计方向,绝无特定立场。
陈建名指出,有超过半数的局处长,早在前市长林智坚时期即任职,承办诸多城市重大建设等计画,而高虹安施政毫无方向、刚愎自用,让这群优秀的公务员「市政大迷航」,无法发挥长才,这也反映在全国县市首长满意度民调敬陪末座的差劲表现上。
他举大车站为例,即便在议会质询时坐在高虹安身后的交通处长,在质询时也承认大车站计画就是新竹轻轨的站体,做到共构且串连多项交通运输的功能,但高虹安仍执意废除此计画,转向支持铁路立体化,高虹安甚至连转头请教局处长的意愿都没有,施政没有方向也不尊重专业就是目前市政废弛的最大原因。
陈建名表示,高虹安在质询时承认铁路地下化或高架化的经费相当庞大,但却不知道自己宣称的铁路立体化根本无法执行,中华路两侧并无空间做铁道临时轨,用地取得涉及复杂的徵收,且工程旷日费时,这种最基本的原则高虹安一问三不知。
而高虹安宣称的7成民意,却是因为市府在公听会时,刻意不去说明大车站计画与轻轨的连动、立体化的困难,反而让特定人士带风向,利用资讯不对称,创造民眾的错误印象,这种做法完全违背市政专业。
市府则表示,有关大车站平台,市府为尊重民意,特别于今年8月22日举行座谈会,以及9月25日举行公听会,呼应议会过半数议员连署提案要求扩大民眾参与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今年以前,前市府从未对外说明综合规画内容,所有民意代表及市民朋友并不了解大车站计画内容,亦无管道及场合表达意见。
因此这2场公开会议市府均有针对整体规画构想、古蹟风貌管制、都市缝合串联、周边交通改善、土地使用开发策略等详加说明,如实呈现审议中综合规画案内容并作归纳讨论。
都发处同时说明,相关公开会议也强调财务可行性必须建构于轻轨计画续推,主要目的在于扩大搜集专家学者、民意代表及市民意见,以利市府后续归纳分析评估,绝无以特定立场影响市民对计画内容的印象或隐蔽相关资讯。
都发处表示,经汇整所提意见的结果,约有73.7%建议改推立体化,或认为之前的计画内容需修正,主要意见包括立体化才能真正缝合发展、应以城市百年建设思考、日后再推动经费将更高、工程经费、开发效益及财务过于乐观、南北公园维管归属、古蹟车站保存利用、担心加速旧城商圈没落、跨站平台限制立体化发展可能等。
此外,鉴于新竹大车站计画影响大新竹地区长远发展,现阶段也有许多专家学者及民意提出质疑及修正建议,市府刻审慎研议中,并将在综合评估后决定后续政策方向,届时将会向市民说明。
另,关于新竹轻轨未来如何与新竹火车站转乘,交通处补充,国内外已有许多案例可透过立体连通方式转乘,市府也将纳入新竹轻轨后续相关规画中考量,同时也会依11月8日轻轨专家学者座谈会建议,市府不再单打独斗,县市共同合作,偕新竹县政府、园区一起推动「大新竹轻轨计画」,将轻轨红线延伸至高铁、和新竹县共推红线及蓝线,共创大新竹便利、优质公共运输服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