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农村发展及水土保持署为提升山坡地环境韧性承受能力,28日在林业试验所、农业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等单位见证下,与南投县国姓乡地主许秋容、Peter Chesson签订韧性坡地补助意愿书,并在种瓜坑野溪周边植树,共同宣示促进自然碳匯,齐心为环境永续努力。
农村水保署首次完成韧性坡地补助的签约案件,对推动溪流周边土地復育极具象徵意义。农村水保署署长李镇洋表示,为达成农业部门2040净零排放目标,该署已提出韧性坡地补助方案,缓衝绿带抚育、栖地友善措施及水砂溢淹区等3项补助,积极推动私有地地主或实耕者,主动营造工程周边缓衝绿带。
李镇洋说,签订韧性坡地补助方案,补助缓衝绿带种植后的抚育费用,种植第2年至6年每年补助每公顷6万元抚育费,第7年至20年每年补助每公顷2万元管理费。公有地也订定相关办法,让企业团体以捐款方式参与,扩展植树量能;同集水区保育治理除工程手段外,亦考量自然环境调适策略,营造生物栖地,达成藏水、保土等效益。
李鎭洋强调,「种瓜坑野溪復育工程」是农村水保署与地主许秋容、Peter Chesson在台湾治溪史上难得的工程,首度以「自然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NbS)」精神为本,取代过往採既有护岸及固床工改善重建的思维,将护岸改以缓坡及溢淹区概念,在安全无虞前提下,尽可能恢復溪流自然状态。
许秋容说,她与同是生态学者的澳洲籍丈夫Peter Chesson在国姓乡种瓜溪畔花上千万买地,说服公部门与在地居民进行「种瓜坑野溪復育工程」,把地给溪流当滞水沉沙的缓衝带,很开心他们的理念获肯定。
种瓜坑野溪復育工程完工,由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林业试验所莲华池试验站提供495株原生植物,地主与中兴大学、台湾河溪网协会、荒野保护学会台中分会等单位共50多人进行植树,除促进森林增碳匯能力,进而达到涵养水源、国土保安与维护生物多样性成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