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观察家认为,19日造访北京的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预定20日会见习近平,不过,却抢先在见面前,率先由俄新社报导,中俄要在能源上扩大支援的消息,表示双方已认真考虑执行,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这位在职长达4年的大使表示,面对全球能源市场震盪,外部不断的风险挑战,中俄始终坚持互信互利原则,不断加大能源领域合作,为全世界能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以及确保全球能源安全。
这位驻俄国的中国大陆代表也表示,中方在这条新的天然气管线计画中,提倡要做到上下游融合的互助模式,不只是单纯天然气的贸易活动,还要考虑到延伸整条产业链的问题,牵涉到中国大陆整体的天然气庞大消费市场。
张汉晖指出,中国大陆与俄罗斯之间,正在积极讨论俄罗斯计画中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Power of Siberia 2)天然气管线,包括各种技术以及商转的合作模式。外电报导,目前这条经由蒙古输入中国大陆的天然气管线,处于暂时停工状态。
政治观察家补充,这条西伯利亚力量2号无论对中国大陆以及俄罗斯来说,各自有各自的盘算。在经济制裁下,俄国输欧的北溪1号瓦斯管,基本上已经没在运作,为了增加国家收入,俄罗斯冀望西伯利亚力量2号能取代之。
不过,对中国大陆来说,自己并不急于兴建此条管线,最主要的是大陆的燃料还够用,可能要到2030年才需要更多天然气。长达2600公里的西伯利亚暂时停工,可为大陆争取更多更好的条件。但无论如何,最不乐见中俄进一步合作的,就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