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县客庄农家最重要工作场的就是「禾埕」(晒谷场)部分客庄也称是「天时坪」,造桥乡丰湖国小废校已有10多年,经造桥乡公所、苗栗县政府提案向客委会争取预算,新建多功能的风雨禾埕,9日举行启用典礼,苗栗县长锺东锦与造桥乡长徐连斌感谢客委会主委杨长镇协助兴建,让乡民多了一个良好的活动场地。
造桥乡丰湖国小位在造桥乡丰湖村,1962年成立,至2014年因併入后龙镇新港国中小学后废校,原校址拨给造桥乡公所管理,造桥乡公所除利用部分校舍成立丰湖村活动中心外,其余校舍及校地都荒废未加利用。前任造桥乡长黄天贵认为丰湖国小旧校址非常适合,于是提案获得客委会同意核定补助3千万元,兴建多功能禾埕,新任乡长徐连斌接任续建,9日正式启用,苗栗县长锺东锦、客委会主委杨长镇及立委陈超明等到场祝贺。
「禾埕」为传统客家人晒谷物的空地,也是聚落居民休閒活动的场地,丰湖多功能禾埕就是融入多样活动机能的多功能半户外场域,建筑物採地上1层的结构顶棚,并以28米无落柱的大跨距结构作为主架构,可以举办大型活动场地如村民大会及半户外音乐会,该场地同时也是一座风雨球场,容纳一面标准篮球场及两面羽球场,并设有活动式看臺供观赛使用。
顶棚结构的外型,是源自于造桥乡一处叫做「鹤仔作巢」的老地名,早年常有上千只白鹭鸶飞集于此地,成为当地地景之一,白鹭鸶在客家话叫做「白鹤仔」因而得名。设计概念延续白鹤的意象,临摹鹤的身形棱线,结合折纸鹤的拟态与折板结构系统,整体建筑外型如同白鹤低头饮水的优美画面。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