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未满2500公克的新生儿,容易发生心肺功能、视网膜及神经发展等问题,高医疗需求常让家长备感压力,台北市卫生局因此将未满2岁极低体重儿列入儿童医疗补助,减轻早产儿家庭经济负担。
根据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2021年统计,我国出生体重未满2500公克新生儿占总出生数10.56%,代表约每10名新生儿,就有1名是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未满1500公克新生儿,则是约每100名新生儿就有1名。
台北市卫生局表示,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各器官尚未成熟,较容易发生心肺功能、视网膜及神经发展等问题,除了住院医疗需求高,家长也必须配合定期追踪检查及治疗。
考量早产儿在2岁内医疗照护需求性较高,台北市自今年1月1日起将「未满2岁极低体重儿」纳入北市儿童医疗补助第2类资格,提供门诊、急诊挂号费、部分负担费用及住院的部分负担费用,以及7次儿童健康检查挂号费及健康谘询费、住院医疗费用自付额。
卫生局补充,北市早期疗育基层医事单位共74家,早期疗育评估中心共18家,2岁以上发展迟缓的早产儿,可藉由市府的早期疗育团队,进行延续性早期疗育治疗。
卫生局表示,透过与医护团队合作、提供医疗费用补助,减轻极低出生体重儿家庭经济负担,协助早产儿父母和家庭共同守护这些巴掌仙子健康、平安长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